三国历史上的三次特殊的托孤之谜

0人浏览日期:2021-12-31 20:46:38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所谓“孤”就是在一位君主临终前委命自己的亲信大臣辅助自己年幼的孩子处理国事。中国古代历史上孤事情是有发生,当然托孤的结果也是各有不同,要么这些委命辅臣尽心尽力,辅佐幼主,像周公辅佐周成王,张居正辅佐明神宗,也有趁机夺取政权自立为帝的,像西晋的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罗贯中

昭父子,东晋的刘裕父子。历史最有名托孤当属三国时期的刘备托孤,最让人惊叹也是刘备的一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在三国时期的各位临终的君主中说出类似的话得不仅仅是刘备而已。

三国历史上的三次特殊的托孤之谜

  首先,刘表就曾说过这样的话。《三国志-先主传》注引《魏书》有“(刘)表病笃,托国于(刘)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自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当然这段记载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而是裴松之在作著的时候加加进来的,由于蜀国没有史官所以陈寿的《三国志》在蜀汉方面记载不是很多,并且对于自己认为不是很确切的记载就不予以记载。而这段记载是裴松之根据晋朝的王沈的《魏书》加进去的,《晋书—王沈传》记载“(王沈)与荀顗、阮籍共撰《魏》,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根据《晋书—王沈传》记载王沈是一个遵循儒家思想,讲究治学严谨的生活在三国后期的魏国臣子,史书上评价是“礼居正,执心清粹,经纶坟典,才识通洽”。因此对于《魏书》,后人还是比较可信的,裴松之也经常引《魏书》为《三国志》作著,但是裴松之在本注引后面写道“臣松之以为表夫妻素爱琮,舍嫡立庶,情计久定,无缘临终举荆州以授备,此亦不然之言”。裴松之的话也很有道理,刘表与蔡氏中意小子刘琮,并且刘表对刘备心存疑忌,按照常理来说是应该像裴松之所说“不然之言”。但是三国作为一个动乱的其实,君主臣子所说之言“实虚不定,难鉴真伪”,康熙皇帝就认为这是三国时代的陋习,他说三国时代的人都是不说真话的,都是喜欢讲一些猜疑、诡诈这些话。作者认为这段记载还是很具有参考性质的,当时的情势对于荆州地区非常紧张,曹操吞并袁绍基本上控制住北方,正准备南下吞并荆州,所以荆州人心惶惶,刘备乃是曹操钦点“潜”,刘表知道自己“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更何况刘备手下勇将谋臣非等闲之辈,自己一亡,刘备若真有意取荆州,岂非囊中之物。历史上对于这段记载并无评论,刘表此言无非试探之意,刘备若有心可能就要惹杀身之祸,后来别人问他为什么不从刘表言时说“此人待我甚

  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

厚,今从其言,人必以为我为薄,所不忍也”很显然是刘备不想要吗?不是,是刘备怕失去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汉家皇叔这一个政治资本,让世人以为他“薄”。当然此时刘备的实力还不足以吞并荆州,此时荆州的军事由刘表的心腹蔡瑁、张允把持,而刘备手下士兵绝不超过4千人,所以《三国志·先主传》曰:“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先跨荆州再领益州的战略思想,刘备是“善哉”。是“吾不忍也”吗?那刘备为什么有军事实力后就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对刘璋这位自己宗室大下痛手?其实刘备一直没有自己的地盘对于冷兵器时代人口、土地就是最大优势,诸葛亮就说“英雄无用武之地”,荆州这么一块肥肉谁不眼红。刘表对于刘备的投奔也是“厚待之,然不能用”,对刘备一直心存顾忌,作为以“家天下”思想的封建社会,谁会无缘无故将自己的宝座不让给儿子而授予他人呢?

相关人物:刘备 刘表 孙策 张昭[吴] 诸葛亮 王沈 陈寿 曹操 孙盛[西晋]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演义中为何虚构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鹿树的故事央金拉姆宝宝必看的故事电视迷菲菲儿童英文睡前成语故事气宇轩昂横行的螃蟹倾听富豪们的临终遗言你所不知道的吴昕不要说大话:爱吹牛的彼得倒行逆施的故事刎颈之交的故事一抹老去的纯真小熊家有个New Baby乡村诡事之驱鬼范冰冰:追情郎追到安溪十步芳草日本神话九大神兽分别是哪些聊斋异事之道士至山让你重新爱上我真难偏心的喜鹊为什么说《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第一拍砖高手?曹冲称象竭泽而渔的成语故事名人读书的故事猴子觅果聊斋故事之翠微娘子公鸡与蚯蚓真假父子罗贯中故意在《三国演义》中漏掉的一代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