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人之死亡记录

0人浏览日期:2022-01-16 05:14:14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从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算起,到公元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整个三国历时近百年,期间英雄辈出,谋士层叠,将星闪耀。在这个纷乱的年代,是举国斗志斗勇的时候,更留下无数传奇。而笔者也很想知道当年那些牛人是如何湮没的,问事于百度,多来自《三国演义》,未免不忠于史实。于是想从《三国志》中寻找答案,毕竟其立二十四史的。现列如下:

三国名人之死亡记录

  魏

  曹操曹孟德--魏书一

  估计此人在三国中是争议稳入前三的人,豪迈雄壮,文韬武略。正如演义中所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被其子追谥为魏武帝。在《三国志》魏书一中主讲了其生平,并记载曰“二十五年。。。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对其评价也甚高,谓之“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所以其卒于公元220,即建安二十五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曹丕曹子桓--魏书二

  曹操虽然在演义中被称为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其终生都称臣于汉。但是曹丕即位当年,就逼迫汉帝禅让了。“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庙。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三国志》魏书二介绍了其生平,虽然有曹植那篇著名的七步诗有碍其形象,然而曹丕终其一生还是有很多成就的,诸如“是后西域遂通,置戊己校尉”, “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美丽的洛神甄宓(另据考《洛神赋》实乃曹植悼念亡妻崔氏之作而非甄氏)亦是其皇后,“丁卯,夫人甄氏卒”。曹丕驾崩于公元226年,“七年。。。丁巳,帝崩于嘉福殿,时年四十”。谥号文帝。“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元年。。。改延康为黄初,大赦”。

  所以其卒于公元226,即黄初七年(注:黄初是魏文帝的年号,即公元220~226)

  曹植曹子健--魏书十九

  有成语说“才高八斗”,主角就是这位曹植曹子建,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笔者看过其《洛神赋》,文笔优美,看得只能伏体膜拜。在《三国志》中也说“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馀,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其人正因其才使得曹操多年宠爱,甚至难以抉择太子人选。只是“而植任性而行,不自彫励,饮酒不节”。加之“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最终没能登鼎。《三国志》中没有记载七步诗之说,那是出自《世说新语》的轶事,但是文帝终非大度之人,其后便形如软禁。明帝(曹叡)亦对其严加防范,直至“六年。。。庚寅,陈思王植薨”。谥号为思。

  所以其卒于公元232 即太和六年(注:太和是魏明帝的年号,即公元227~232)

  文昭甄皇后--魏书五

  其相传就是洛神赋的主角,在演义中与江南二乔媲美的北方美人。从小就颇有见识,称在乱世中“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袁绍的儿子袁熙娶其为妻,后来曹操征服冀州后,留在冀州侍奉婆婆的他被曹丕看中,“文帝纳后于邺,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起初曹丕很是喜爱她,后来娶了郭皇后就有了变化,“甄后之死,由后之宠也”。明帝也是因为此“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直到文帝病危时才被列为太子。明帝“尝梦见后”,又得大臣上疏,“文昭庙宜世世享祀奏乐,与祖庙同”。对其几个舅舅也是厚赏有加。“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所以其卒于公元221,即黄初二年(注:黄初是魏文帝的年号,即公元220~226)

  夏侯惇字元让--魏书九

  魏著名武将。夏侯家和曹家是同乡关系(沛国谯人)更是姻亲关系,夏侯惇是夏侯渊的族兄,夏侯渊和曹操是连襟,夏侯惇和曹操则是亲家。夏侯惇“以烈气闻”,“太祖自徐州还,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遂以独目将军著称。尽管夏侯惇可谓是常败将军,诸葛亮成名战-博望坡的败将之一(另一位是于禁),然其人对曹操甚是忠诚,曹操也对其厚爱有加,但是其“性清俭,有馀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於官,不治产业”。“文帝即王位,拜惇大将军,数月薨”。“谥曰忠侯”。

  所以其卒于公元220,即黄初元年(注:黄初是魏文帝的年号,即公元220~226)

  夏侯渊字妙才--魏书九

  魏著名武将,曹操连襟,夏侯惇族弟。夏侯渊作战极为勇敢,以致曹操都劝诫说“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也擅长快攻,“渊乃留督将守辎重,轻兵步骑到长离,攻烧羌屯,斩获甚众”。同样非常重视后勤保障,“渊自督粮在后”。曹操都对其大赞,在其征服羌人后说“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只是定军山平阳关战役中,由于分兵救援张郃以致被黄忠所袭,不幸战死,“谥曰愍侯”。其时建安二十四年。谥号之意为为被奸贼杀害而冤死。

  所以其卒于公元219,即建安二十四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曹仁字子孝--魏书九

  魏著名武将,曹操堂弟。其一生功勋卓著,官至极品。主要功绩:1,征徐州大破谦军;2,“太祖平黄巾,迎天子都许,仁数有功”;3,“仁率厉将士甚奋,太祖壮之,遂破绣”;4,官渡之战中,建言以破刘备,并击溃袁绍别将韩荀;5,“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6,征讨超,击败田银,侯音。曹仁“少时不脩行检,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所以曹操“常置科於左右,案以从事”。最后官至大司马。“黄初四年薨,谥曰忠侯”。

  所以其卒于公元223,即黄初四年(注:黄初是魏文帝的年号,即公元220~226)

  曹洪字子廉--魏书九

  魏著名武将,曹操堂弟。曹操追讨董卓为其部将徐荣所败,幸得曹洪舍命献马而逃。其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在各类战役中都居功甚伟。然而此人“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幸得卞太后和郭皇后“泣涕屡请”,方才“得免官削爵土”。到明帝时“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谥曰恭侯”。

  所以其卒于公元232,即太和六年(注:太和是魏明帝的年号,即公元227~232) 

  张辽字文远--魏书十七

  魏著名武将,五子良将之首。先是“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后兵属董卓,之后又归于吕布。曹操击败吕布后,其降并“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曾大败匈奴,“斩单于蹋顿”。在其镇守合肥时,孙权带兵来攻,结果“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文帝赞其说“此亦古之召虎也”,“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皆为虎贲”。连对手都非常怕他,“权甚惮焉,敕诸将:‘虽病,不可当也,慎之!”。“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死时不知几时,但是知道“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在吴书二中可知“黄武元年。。。冬十一月,大风,范等兵溺死者数千,馀军还江南”。

  所以其卒于公元222,即黄武元年(注:黄武是吴孙权的年号,即公元222~229)

  乐进字文谦--魏书十七

  魏著名武将,五子良将之一。“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在官渡战役中“斩绍将淳于琼”,“击谭、尚於黎阳,斩其大将严敬”,“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最后和张辽李典驻守合肥,创造令东吴不敢冒进的神话。最后官至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薨,谥曰威侯”。

  所以其卒于公元218,即建安二十三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

  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

元196~220)

  于禁字文则--魏书十七

  魏著名武将,五子良将之一。起初,“黄巾起,鲍信招合徒众,禁附从焉”。后来曹操管辖兖州时,经王朗推荐得“拜军司马”。其在曹操与吕布,黄巾军的战役中都表现优异。此人作战冷静,曹操称之“虽古名将,何以加之”。在与张绣的作战中“禽吕布於下邳”。于禁对部下虽然“赏赐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只是在其讨伐关羽的战争中,“禁等七军皆没”。“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这让曹操很伤心,说“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这也为他的死埋下了伏笔。之后孙权击败关羽,又在文帝时称番的时候将其遣还,文帝先“拜为安远将军”,后“欲遣使吴”时先使其“谒高陵”时,预先“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谥禁曰厉侯”。可见其被遣还当年就死了,在吴书二中有记载“黄初二年。。。自魏文帝践阼,权使命称藩,及遣于禁等还”。

  所以其卒于公元22

  一凤并一,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1,即黄初二年(注:黄初是魏文帝的年号,即公元220~226)

  张郃字俊乂--魏书十七

  魏著名武将,五子良将之一。最初属韩馥,后兵归袁绍,“瓒破,郃功多”。官渡之战后,乃归曹操。“围安定,降杨秋”,“破马超,平宋建”。街亭战役中大破马谡。“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诸葛亮复出祁山战中,“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在蜀书三中有记载“九年,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魏司马懿、张郃救祁山。夏六月,亮粮尽退军,郃追至青封,与亮交战,被箭死”。

  所以其卒于公元231,即建兴九年(注:建兴是蜀刘禅的年号,即公元223~237)

  徐晃字公明--魏书十七

  魏著名武将,五子良将之一。最初是“从车骑将军杨奉,拜骑都尉”,说服杨奉“令与天子还洛阳”。后来曹操“讨奉於梁,晃遂归”。在官渡战役中“从破刘备,又从破颜良”,“破文丑”,“又与史涣击袁绍运车於故市,功最多”。在征马超中亦是先锋。徐晃“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其军纪严明,曹操称赞说“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

  所以其卒于公元227,即太和元年(注:太和是魏明帝的年号,即公元227~232)

  典韦--魏书十八

  魏著名武将。起初是张邈的手下,“后属夏侯惇”。“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陈”,升为校尉后,其“性忠至谨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后张绣投降曹操后又反,典韦因保护曹操寡不敌众而战死,“瞋目大骂而死”。曹操“闻韦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对其子典满也厚爱有加,“拜满为司马,引自近”。文帝时又“赐爵关内侯”。在魏书一中有记载“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

  所以其卒于公元197,即建安二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许褚字仲康--魏书十八

  魏著名武将。其“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称其为此吾樊哙。曹操被马超击败时,“微褚几危”,以后“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褚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此人非常忠诚,曾“太祖崩,褚号泣欧血”,因此“都督中军宿卫禁兵”。“褚薨,谥曰壮侯”。

  其生卒不详,只知卒于太和年间。

  李典字曼成--魏书十八

  魏著名武将,此人“贵尚儒雅,义忘私隙,美矣”。其是随叔父李乾一起投奔曹操的。在其叔父及子战亡后他逐渐走向前台,有计谋而且非常谦虚,曾对曹操说“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其“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年三十六薨”,文帝“谥典曰愍侯”。

  英年早逝,不知其生卒

  臧霸字宣高--魏书十八

  魏著名武将,年十八即“以勇壮闻”,先是跟随陶谦,曹操攻打吕布的时候,臧霸带兵来援助吕布,吕布兵败后被曹操找到并“以霸为琅邪相”,青州,徐州均由臧霸管理。臧霸行事有古人之风,曹操曾说“此古人之事而君能行之,孤之愿也”。文帝即位后,对其也信任有加,“每有军事,帝常咨访焉”。“薨,谥曰威侯”。

  无法知道其生卒,只知其卒于太和年间

  文聘字仲业--魏书十八

  魏著名武将,先“为刘表大将,使御北方”,在刘崇败给曹操后被招揽,但是曹操很赞他,说“仲业,卿真忠臣也”。在曹操和曹丕下,长期驻守江夏一带,“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震敌国,贼不敢侵”。“聘薨,谥曰壮侯”。

  其生卒不详。

  庞德字令明--魏书十八

  魏著名武将,早年在马腾门下“反羌叛氐”,“每战,常陷陈卻敌,勇冠腾军”。曹操平定汉中后被招降了。虽然其兄弟在汉中老被怀疑,其说“我受国恩,义在效死”。后来在其与关羽的征战中“遂为羽所杀”。文帝即位后赞其“惟侯式昭果毅,蹈难成名”并“谥曰壮侯”。在蜀书六中有记载“二十四年。。。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所以其卒于公元219,即建安二十四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陈群字长文--魏书二十二

  魏著名谋臣,年幼祖父就经常夸曰“此儿必兴吾宗”。其避难徐州正逢曹操攻下徐州吕布被曹操“辟为司空西曹掾属”。陈群曾举荐陈矫,戴乾给曹操,果然是大才,“世以群为知人”。其“在朝无適无莫,雅杖名义,不以非道假人”。为尚书时曾作“九品官人之法”。文帝死时又托孤,“帝寝疾,群与曹真、司马宣王等并受遗诏辅政”。陈群在政治建设中有很多功绩,法制建设中也有其独到见解。“青龙四年薨,谥曰靖侯”。

  所以其卒于公元237,即青龙四年(注,青龙是魏明帝的年号,即公元233~237)

  邓艾字士载--魏书二十八

  魏后期名将。放牛娃出身,年少时甚至还有些口吃。其伯乐是司马懿“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汎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其擅长战略规划,曾言“国之所急,惟农与战”。在与姜维的对战中,屡屡胜之。最后其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绕过蜀正面大军直捣成都,使得“刘禅遣罨实坨翮罚阋璋虢怠薄5瞧湓诹蹯拇砩嫌凶抛约旱募庖灿行┚庸ψ园粒臁按蠓虺鼋锌梢园采琊ⅲ遥ㄖ梢病薄=峁獾斤窕岬热宋芨嬉灾侣溆:蟆碍徢蔡镄忍职鲮睹嘀裎鳎吨W又矣氚闼溃抛釉诼逖粽呦ぶ铮惆拮蛹八镬段饔颉薄V敝寥旰笠槔啥巫粕鲜栉涿=涞圳弧半蕹mF湟缘账锢饰芍小薄T谖菏樗闹杏屑窃亍跋涛踉辍!!o窕岱从谑瘢谒郑坏税嗉薄薄

  所以其卒于公元264,即咸熙元年(注:咸熙是魏元帝曹奂的年号,即公元264~265)

  郭嘉字奉孝--魏书十四

  魏著名谋臣。曹操甚器颍川戏志才,但是此人早亡,荀彧荐之,曹操与之相谈后,双方都很满意。“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真吾主也”。“嘉深通有算略,达於事情”。曹操说“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曹操哀甚,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

  郭嘉此人擅长智谋,心思缜密。曹操也对其言听计从,因此一统北方。然而郭嘉死后,曹操基本停滞不前,在其征荆州溃败路上,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其被“谥曰贞侯”。郭嘉是在柳城征战返回路上死的,据魏书一中记载“十二年。。。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

  所以其卒于公元207,即建安十二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荀彧字文若--魏书十

  魏著名谋臣。自少就有“王佐之才”的美誉。起初任职于袁绍门下,但是“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后“彧去绍从太祖”,时191年。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也”。是曹操较早也是首席谋臣。是谋划北方一统的谋士之一,也是献计迎天子于洛阳的人。“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其也善知人,所荐曹操者如戏志才,郭嘉,荀攸,锺繇等名臣。但其不同意曹操“进爵国公,九锡备物”,所以“太祖由是心不能平”并“因辄留彧”。“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在魏书一中有记载“十八年。。。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

  所以其卒于公元212,即建安十七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荀攸字公达--魏书十

  魏著名谋臣,荀彧的侄子。曾被何进拜黄门侍郎,也曾计划刺杀董卓后事败入狱,因董卓死才免难。后来被曹操召至门下,曹操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建安十二年,曹操大赏群臣,说“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曹操经常赞他“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甯武不能过也”。“攸从征孙权,道薨。太祖言则流涕”,“正始中,追谥攸曰敬侯”。在魏书一中有记载“十九年。。。秋七月,公征孙权”。

  所以其卒于公元214,即建安十九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贾诩字文和--魏书十

  魏著名谋臣。演义被称为毒士。幼时曾与人一起被叛氐所劫,其冒充太尉段颎外甥幸逃姓名足见其“权以济事,咸此类也”。其开始是在董卓门为下“平津都尉”,后来到了张绣门下并劝说其投靠曹操,“绣从之,率众归太祖”。曹操很开心说“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施计破了韩遂马超,“卒破遂、超,诩本谋也”。文帝与曹植相争时,劝导文帝“朝夕孜孜,不违子道”,文帝上位有其功劳。“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三国志》中赞扬“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魏书二中有记载“四年。。。甲申,太尉贾诩薨”。

  所以其卒于公元223,即黄初四年(注:黄初是魏文帝的年号,即公元220~226)

  蜀

  刘焉字君郎--蜀书一

  汉鲁恭王后裔,因侍中广汉董扶对其说“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于是在益州刺史“俭赋敛烦扰”时“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并“务行宽惠,阴图异计”。终在益州逆贼马相造反被镇后“迎焉。焉徙治绵竹”,正式开始执掌益州刺史,并“遣鲁为督义司马”。曾与马腾一起欲“引兵袭长安”,结果密谋败露还导致儿子被杀。又因“被天火烧城”,双重打击下,“兴平元年,痈疽发背而卒”。

  所以其卒于公元194,即兴平元年(注:兴平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4~195)

  刘璋字季玉--蜀书一

  因其性情温仁,在刘焉死后,被大臣推举为益州刺史。开始欲归附曹操,结果别家张松因私怨“疵毁曹公,劝璋自绝”,使其与刘备交好,于是“遣法正连好先主”,正好引狼入室。在其使刘备“使讨张鲁”时,“先主至葭萌,还兵南向,所在皆克”,兵围成都。尽管“吏民咸欲死战”,但是刘璋还是“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后来,"璋卒,南中豪率雍闿据益郡反,附於吴”。

  其生卒在《三国志》中记载不详

  刘备字玄德--蜀书二

  “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在三国这个时代,身份很重要,忽悠了一堆的英雄谋士在身边。但是其人“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演义中称为大耳贼。虽然长相怪异,但是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善礼贤下士,收拢人心。人生以与诸葛亮相遇为分界线,之前虽然雄心勃勃,但是处处碰壁,先是投奔公孙瓒,得陶谦遗命得领徐州牧,又被吕布赶到小沛。后投靠曹操又反出转投袁绍,不得信任,再投刘表屈居新野,三顾茅庐后终有战略方向。在法正,张松等的帮助下获得蜀地,逐渐成就霸业。“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结果大败于猇亭,返回后“三年。。。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

  所以其卒于公元223,即章武三年(注:章武是蜀刘备的年号,即公元221~223)

  刘禅字公嗣--蜀书三

  “后主袭位於成都,时年十七”。这是个大臣生猛,皇帝窝囊的朝代,基本上朝政大事前期由诸葛亮后期蒋琬决定。 直至建兴十六年,邓艾攻入成都,“后主舆榇自缚,诣军垒门”。接着“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并被封为“安乐县公”,“公泰始七年薨於洛阳”。

  所以其卒于公元271,即泰始七年(注:泰始是西晋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即公元265~274)

  诸葛亮字孔明--蜀书四

  此人按说应该是有大才华者,终其一生,守护着孱弱的蜀国从开始到辉煌直至身死,孔明灯,木牛等等的发明无不显示着其智慧,徐庶向刘备举荐其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于是刘备“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就出来了,“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落魄的刘备在他的辅助下,硬是三分天下了。于是这里笔者就看不懂了,一是因为其选择了刘备,完全只是因为其身份,而刘备此人没有上位者的坚毅果决。在接任徐州牧时,陈登,孔融三番五次劝说,才勉强上任。估计陈登也看出此人成不了大业,也就未曾投靠于其。诸葛亮直接使华夏战乱拖延了很长时间,二是因为其对魏延的个人偏见,导致真正有反蜀之意的杨仪利用此而杀了魏延;三是其身居蜀国高位多年,“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在其身死后短短三年,硕大一个蜀国就被灭了,为何?盖因其欠缺培养后辈的意识;三是其对蜀国和自己都认知不足,亲自带兵进攻魏国,屡战屡败,三国志中有说“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蜀国常年累战,逐渐式微,乃至亡国。当然,诸葛亮依然瑕不掩瑜,“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中学课本上的《出师表》亦是朗朗上口,内含忠诚忧国之意。只是在大方向上就选择错了,也就“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了。“十二年。。。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谥君为忠武侯”。

  所以其卒于公元234,即建兴十二年(注:建兴是蜀刘禅的年号,即公元223~237)

  关羽字云长--蜀书六

  关羽居蜀五将之首。刘关张因为很早就一起混,所以关系非常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即使被曹操东征徐州中所擒,“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在其间,“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遂解白马围”。可见其武艺非凡。刮骨去毒也是一大美谈,水淹七军中更是逼降于禁,斩杀庞德,“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不过关羽也自视甚高以致结怨糜芳和士仁,在其攻打樊城未果时,这二人迎孙权,使得孙权终“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在吴书二中有记载“二十四年。。。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於章乡,遂定荆州”。

  所以其卒于公元219,即建安二十四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张飞字益德--蜀书六

  一代猛将,其在长坂坡“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竟无人敢上前。在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在蒙头一带“飞遂破郃”。“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但“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以致刘备常告诫说“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可惜其不曾悔改,最终导致身死,“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追谥飞曰桓侯”。其子张苞则早夭。据蜀书二中记载:“章武元年。。。车骑将军张飞为其左右所害”。

  所以其卒于公元221,即章武元年(注:章武是蜀刘备的年号,即公元221~223)

  马超字孟起--蜀书六

  马腾长子,起初马超与韩遂联合反叛曹操(其父马腾因此被诛),魏书一中记载“公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可见曹操也在其手中吃亏。但是后来曹操采用贾诩的离间计破了马超。后马超“杀凉州刺史韦康,据冀城”,但是被韦康的手下们逼投张鲁,可是其“内怀於邑”。后来降了刘备“领凉州牧”。“二年卒,时年四十七。。。追谥超曰威侯”。

  所以其卒于公元222,即章武二年(注:章武是蜀刘备的年号,即公元221~223)

  黄忠字汉升--蜀书六

  老当益壮的代表,开始无论在刘表还是在曹操手下,都镇守长沙攸县。在刘备平定南方各郡时,黄忠归顺刘备。其“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建安二十四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斩渊,渊军大败”。“是岁。。。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明年卒,追谥刚侯”。

  所以其卒于公元220,即建安二十五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赵云字子龙--蜀书六

  本是公孙瓒的手下,后来被公孙瓒派去与刘备共抗袁绍,后成为“先主主骑”。在长坂坡中一战成名,“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在建兴六年依然带兵出征,“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所以其卒于公元229,即建兴七年(注:建兴是蜀刘禅的年号,即公元223~237)

  庞统字士元--蜀书七

  弱冠之时就得司马徽“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性好人伦,勤於长养”。周瑜去世的时候“统送丧至吴”。刘备“亲待亚於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在夺取益州中,“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后刘备“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在蜀书二中有记载“十九年夏,雒城破,进围成都数十日,璋出降”。

  所以其卒于公元214,即建安十九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法正字孝直--蜀书七

  建安初年,其与孟达共投刘璋,但是“志意不得”。后来得张松举荐出使刘备后,“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愿共戴奉,而未有缘”。因法正的一封信,刘璋最终放弃坚守投降刘备。后任蜀郡太守。但其“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但是诸葛亮考虑当时形势还是说“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在其计策下,刘备获得定军山战役的胜利。“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谥曰翼侯”。在蜀书三中有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

  所以其卒于公元220,即建安二十五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马良字季常--蜀书九

  从小兄弟五人就比较有名,又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刘备任荆州牧的时候“辟为从事”。马良擅长外交,出使东吴,“权敬待之”,或者“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先主败绩於夷陵,良亦遇害”。他有个有名的弟弟--马谡,虽然也有才气,但是刘备看透他,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结果诸葛亮不听,最后痛失关键战役--街亭战。在蜀书二中有记载“二年。。。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

  所以其卒于公元222,即章武二年(注:章武是蜀刘备的年号,即公元221~223)

  刘封--蜀书十

  本来是“罗侯寇氏之子”。后刘备在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其人“有武艺,气力过人”。但是刘备后来在公元207年有子刘禅(章武“三年。。。后主袭位於成都,时年十七”)并在公元219年(即建安二十四年)列为太子,刘封就被赶出“与达会上庸”。后来关羽求救时“不承羽命”。终使刘备怀恨在心,虽然叛逃魏的孟达劝他离开,其仍然回到成都,结果诸葛亮也“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最后被赐死了。

  其生卒不详

  魏延字文长--蜀书十

  其一开始就“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此人“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很得刘备看重,但是与诸葛亮有分歧,诸葛亮病逝前密对他人说“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而魏延因“时论必当以代亮”,以为在诸葛亮死后就能统领全军,于是“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使得平日就不交好的杨仪使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据蜀书三中记载“十二年。。。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

  所以其卒于公元234,即建兴十二年(注:建兴是蜀刘禅的年号,即公元223~237)

  蒋琬字公琰--蜀书十四

  “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后“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诸葛亮很欣赏他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在诸葛亮为相后蒋琬很配合他,“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因此常说“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并且推荐给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诸葛亮死后,众人惶惶,“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由是众望渐服”。举荐“姜维为凉州刺史”,后“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

  所以其卒于公元246,即延熙九年(注:延熙是蜀刘禅的年号,即公元238~257)

  费祎字文伟--蜀书十四

  其从小跟堂父生活,而堂父的姑姑是刘璋的母亲,所以他就在益州求学并“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诸葛亮南征返回时,唯独“命祎同载”。在其出使东吴的时候,虽然受到很低诘难,但是其“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孙权也赞他“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其时魏延和杨仪不合,“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诸葛亮死后,“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两人“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谘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脩在坐。祎欢饮沈醉,为脩手刃所害,谥曰敬侯”。

  所以其卒于公元253,即延熙十六年(注:延熙是蜀刘禅的年号,即公元238~257)

  姜维字伯约--蜀书十四

  起初是由父亲的功劳得“赐官中郎,参本郡军事”。 后来随天水太守出行时被怀疑有贰心而被抛弃,只好投靠诸葛亮。诸葛亮赞他“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还说“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诸葛亮死后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姜维堪称蜀国后期唯一大将,只是当时“宦官黄皓等弄权於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魏将邓艾也技高一筹,三败他,最后邓艾俘获后主后,“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於涪军前”。只是后来与钟会共同反魏,“欲授维兵五万人,使为前驱。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魏书四中记载是“咸熙元年”(参见邓艾部分)

  所以其卒于公元264,即咸熙元年(注:咸熙是魏元帝曹奂的年号,即公元264~265)

  廖化字元俭--蜀书十五

  以前是关羽的主簿,后来归附东吴,但是其仍然像归附刘备,于是“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此人“以果烈称”。“咸熙元年春,化、预俱内徙洛阳,道病卒”。有成语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清·壮者《扫迷帚》),其实这冤枉了廖化,蜀后期确实人才短缺,但是他与张翼堪称姜维的左臂右膀,当时蜀依然跨楚,益,凉等州,廖化能居高位,还是显示出其才能的。

  所以其卒于公元264,即咸熙元年(注:咸熙是魏元帝曹奂的年号,即公元264~265)

  吴

  孙坚字文台--吴书一

  其是孙武的后代。十七岁时因独自宰杀盗贼而名声渐起。黄巾起义中,朝廷派兵镇压,当时的中郎将朱俊上表请派任孙坚为佐军司马。因“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后拜为别部司马。后来孙坚任长沙太守,“遂越境寻讨,三郡肃然”。董卓专政朝政时,参与义兵讨伐之。开始差点身亡,幸得“脱帻令亲近将祖茂著之”以逃脱。后又重新收兵“枭其都督华雄”。董卓都怕他乃至求亲,结果其说“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初平三年袁术派其攻打刘表,结果“为祖军士所射杀”。“权既称尊号,谥坚曰武烈皇帝”。

  所以其卒于192,即初平三年(注:初平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0~193)

  孙策字伯符--吴书一

  孙坚长子,与周瑜是好友。父亲死后,迁居江都。后来追随袁术,收到了原孙坚的部队。“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袁术常叹道“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其曾经求见庐江太守陆康,结果只见到其主簿,因此“策尝衔恨”,袁术许诺其攻下庐江后给他,但是失信让其手下刘勋出任了。当时江东张英抵抗袁术,于是孙策请兵以平江东,后来孙策不但击败张英,还“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乃攻破虎等”。袁术死后,“策轻军晨夜袭拔庐江,勋众尽降”。最终“策并江东”。“建安五年。。。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权称尊号,追谥策曰长沙桓王”。

  所以其卒于公元200,即建安五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孙权字仲谋--吴书二

  大哥孙策死时年方二十六,当时东吴“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大臣只有“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于是其“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报了父亲被杀之仇。在赤壁“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奠定三足鼎立之势。数次打退曹操进犯,但是也一直无法攻破合肥。关羽水淹七军后名声大震,其镇守荆州一直让孙权如鲠在喉,于是和曹操一起大败关羽。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领大军攻打吴国,结果孙权力排众议,任命书生陆逊为大都督领兵抵抗,结果大破刘备军。魏赵咨对文帝说“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其开始一直称番于魏直至“黄龙元年。。。丙申,南郊即皇帝位”。“二年春。。。夏四月,权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在当时活的是比较长寿的,难怪当初汉使刘琬曾说“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所以其卒于公元252,即太元二年(注:太元是吴孙权的年号,即公元251~252)

  太史慈字子义--吴书四

  曾任郡奏曹史,因帮助郡守在上级官员处化解难题,被孔融赏识并“数遣人讯问其母,并致饷遗”。后来孔融被困欲求助刘备时,太史慈正好上门报恩故毛遂自荐,突破重围借兵于刘备。太史慈在刘繇处与孙策不打不相识,后来被孙策招致门下。“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曹操曾寄当归给他希望招揽他。“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

  所以其卒于公元206,即建安十一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张昭字子布--吴书七

  年少好学,擅长隶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汉末天下大乱,他迁居江南被孙策任命为长史,“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孙策死后“以弟权讬昭”。“昭容貌矜严,有威风”加之“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孙权都说“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而“举邦惮之”。“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谥曰文侯”。

  所以其卒于公元236,即嘉禾五年(注:嘉禾是东吴孙权的年号,即公元232~238)

  顾雍字元叹--吴书七

  出身江南名门望族。幼时拜避难吴郡的蔡邕为师,学习弹琴和书法。孙权兼任会稽太守的时候“以雍为丞,行太守事,讨除寇贼,郡界宁静,吏民归服”。“雍为人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孙权赞他“顾君不言,言必有中”,亦曰“顾公在坐,使人不乐”。“是岁,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適莫”。“雍为相十九年,年七十六,赤乌六年卒。。。谥曰肃侯”。

  所以其卒于公元243,即赤乌六年(注:赤乌是东吴孙权的年号,即公元238~251)

  诸葛瑾字子瑜--吴书七

  其是诸葛亮的兄长。避乱江东时由孙权姐夫曲阿弘咨推荐给孙权任长史。“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徐复讬事造端,以物类相求,於是权意往往而释”。“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权亦重之,大事咨访”。“赤乌四年,年六十八卒”。

  所以其卒于公元241,即赤乌四年(注:赤乌是东吴孙权的年号,即公元238~251)

  周瑜字公瑾--吴书九

  “瑜长壮有姿貌”且“精意於音乐”。与孙策是好友,在建安三年“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成就一时美谈。孙策死后,周瑜“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在曹操大兵压境时,力劝孙权抗击,孙权说“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周瑜得部将黄盖献火计击败曹操战船最终夺得大胜。“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后来“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所欲其卒于公元210年(建安三年其二十四,死时三十六,也就是建安十五年)

  鲁肃字子敬--吴书九

  “家富於财,性好施与”,“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周瑜去借粮时,“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后来周瑜把他推荐给了孙权,孙权与之“合榻对饮”。虽然张昭“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但是孙权不介意,“益贵重之”。曹操来攻时,当时周瑜在外,唯有鲁肃劝服孙权奋起反抗,孙权因此说“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周瑜也很看重他,在他病逝前上疏说“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

  所以其卒于公元217,即建安二十二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吕蒙字子明--吴书九

  “蒙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南渡依附姐夫邓当,孙策很欣赏他,“引置左右”。邓当死后,“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在征讨黄祖时为先锋斩杀都督陈就被孙权赞为“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鲁肃接替周瑜途径其大营,本来有点轻视他,结果吕蒙“为肃画五策”对付关羽,使得鲁肃起席叹道“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这就是士别三日非吴下阿蒙的来源。吕蒙更是不费一兵一卒施计夺取长沙、零陵、阳桂三郡,又是其献计赢得与关羽的战争。“年四十二,遂卒於内殿”。孙权后来与陆逊说“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

  所以其生卒不详

  程普字德谋--吴书十

  “有容貌计略,善於应对”。是很早就跟随孙坚的老人了,孙坚死后又追随孙策,在各类战役中“普皆有功”。。“先出诸将,普最年长,时人皆呼程公。性好施与,喜士大夫”。在孙权时代,“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於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周瑜卒,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迁荡寇将军,卒”。

  所以其生卒不详,应与周瑜同年身亡,即公元210

  黄盖字公覆--吴书十

  同样是早年就跟随孙坚的老将,“盖姿貌严毅,善於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在抗击曹操战役中,更是献火计并请字上阵,所谓周瑜打黄盖的来源就是此。“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在讨伐长沙益阳的山贼后,“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其生卒不详

  甘宁字兴霸--吴书十

  “少有气力,好游侠”,于是成了一群混混的头领。“至二十馀年。止不攻劫,颇读诸子”,后来归附东吴,周瑜,吕蒙共同把他推荐给了孙权。他见到孙权就献计往西发展,结果孙权就击败黄祖,“屯当口”。“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甘宁带千兵就能让号称两万的关羽军停滞不前了。“壮气毅然,权尤嘉之”。“宁卒,权痛惜之”。

  其生卒不详

  陆逊字伯言--吴书十三

  原名陆议,年幼失父,与堂伯父陆康一起生活。二十一岁开始在孙权手下慢慢发挥他的才能。在其管理地,发现不少伏逆,都被其招募。对付山贼时“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孙权问吕蒙谁可替他,他说“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果然在其接替吕蒙后,大败当时东吴的心腹大患--荆州的关羽军。在刘备携大军过来时,陆逊更是临危受命大都督,在夷陵火烧刘备连营。之后“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江陵侯”。在孙权复与蜀国通好时,“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黄武七年,陆逊又率中路军击败魏曹休军。“权东巡建业,留太子、皇子及尚书九官,徵逊辅太子,并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军国”。“赤乌七年,代顾雍为丞相”,此时孙权非常器重他,诏曰“惟君天资聪叡,明德显融,统任上将,匡国弭难。。。今以君为丞相,使使持节守太常傅常授印绶。君其茂昭明德,脩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后来陆逊牵扯进了立嗣之争,“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孙休时,追谥逊曰昭侯”。吴书二中记载有“八年春二月,丞相陆逊卒”。

  所以其卒于公元245,即赤乌八年(注:赤乌是东吴孙权的年号,即公元238~251)

  其他

  董卓字仲颖--魏书六

  “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汉桓帝末,董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军司马”。曾拜凉州刺史,中郎将等职。后来西北韩遂反叛,朝廷六路大军镇压,只有董卓这路安然返回,并升任前将军。大将军何进为了诛杀宦官,召董卓进京“诛诸阉官”。结果那些宦官先动手杀死了何进,劫走了少帝。董卓迎回了少帝,收编了何进的部队,还劝反了吕布得到了执金吾丁原的部队。结果“故京都兵权唯在卓”。后来董卓“迁太尉,假节钺虎贲。遂废帝为弘农王。寻又杀王及何太后。立灵帝少子陈留王,是为献帝”。另外此人“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山东豪杰并起反抗董卓,他就“乃徙天子都长安。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卓将吕布共谋诛卓”,“肃等格卓。卓惊呼布所在。布曰“有诏”,遂杀卓,夷三族”。“卓死,吕布使李肃至陕,欲以诏命诛辅。辅等逆与肃战,肃败走弘农,布诛肃”。

  所以其卒于公元192,即初平三年(注:初平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0~193)

  袁绍字本初--魏书六

  “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即所谓一门四世三公(注:三公即司空,司徒,太尉)。“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当宦官段珪等劫少帝及陈留王逃跑小平津时,袁绍奋起追击。“珪等悉赴河死。帝得还宫”。后来董卓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袁绍“以勃海起兵,将以诛卓。语在武纪。绍自号车骑将军,主盟”。韩馥与公孙瓒相争,听从手下荀谌建议“举冀州以让袁氏”。韩馥却归附张邈,结果“绍遣使诣邈,有所计议,与邈耳语。馥在坐上,谓见图构,无何起至溷自杀”。后来袁绍“击破瓒于易京,并其众”。袁绍开始征讨许昌的曹操,当时势大,但是屡屡不听谋士沮授,导致官渡大败。“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皆此类也”,谋士田丰只因劝其谨慎出兵就遭杀害。之后“冀州城邑多叛,绍复击定之。自军败后发病,七年,忧死”。

  所以其卒于公元202,即建安七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袁术字公路--魏书六

  袁绍的堂弟。“以侠气闻”。本是袁术部下的孙坚杀死南阳太守后,刚逃离董卓的袁术就乘机占领了南阳。袁术与袁绍有矛盾,袁术就与公孙瓒结盟对抗袁绍,而袁绍则与刘表结盟对抗袁术。在南阳“术奢淫肆欲,徵敛无度,百姓苦之”。只因术士跟他讲有帝皇之相就称帝了,但是其“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馀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相继被吕布和曹操打败,“忧惧不知所出。将归帝号於绍,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魏书一有记载“四年。。。袁术自败於陈,稍困,袁谭自青州遣迎之。术欲从下邳北过,公遣刘备、朱灵要之。会术病死”。

  所以其卒于公元199,即建安四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刘表字景升--魏书六

  “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馀,姿貌甚伟”。灵帝死后接替王叡为荆州刺史。袁术和孙坚想要夺取荆州时被其击败,孙坚亦战亡。刘表一边遣使朝拜曹操,一边与袁绍来往密切。刘表在南方四处侵占,“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皆此类也”,刘备来投也得不到任何信任。“建安十三年,太祖征表,未至,表病死”。

  所以其卒于公元208,即建安十三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吕布字奉先--魏书七

  其人“骁武”,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起初在丁原门下很受器重,但是被董卓所诱“斩原首诣卓”。董卓虽然需要吕布保护,但其“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使得吕布“由是阴怨卓”。后来与王允等“手刃刺卓”。吕布后来被赶出洛阳,投奔袁绍处,帮助其击败张燕,但是袁绍也开始疑恨他。接着被陈宫迎去做了兖州牧。被曹操在巨野打败后投奔徐州刘备并鸠占鹊巢。其手下高顺曾破刘备和夏侯惇。但是吕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在曹操围城三月后其手下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最终“缢杀布。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魏书一中有记载“三年。。。布将宋宪、魏续等执陈宫,举城降,生禽布、宫,皆杀之”。

  所以其卒于公元198,即建安三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陈登字元龙--魏书七

  “在广陵有威名。又掎角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年三十九卒”。许汜与刘备共论天下人时说“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刘备亦说“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於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其生卒不详

  公孙瓒字伯珪--魏书八

  “有姿仪,大音声”。曾跟卢植学习经书。后举孝廉任辽东属国长史。一次遇到数百名鲜卑骑兵,奋起杀敌,杀伤鲜卑族数十人,“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公孙瓒占据辽东主要与袁绍对抗,起初袁绍很怕他,“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瓒从弟范,遣之郡,欲以结援”。可是此人“遂骄矜,记过忘善,多所贼害”。被其杀害的刘虞的部将都来攻打他,袁绍也乘机攻击,“瓒军数败”。建安四年,被袁绍围住后,想与援兵火把为信里外夹击,结果密信被袁绍所得,袁绍将计就计,“设伏击,大破之”,后又挖地道“突坏其楼”,“瓒自知必败,尽杀其妻子,乃自杀”。

  所以其卒于公元199,即建安四年(注: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196~220)

  陶谦字恭祖--魏书八

  “少好学,为诸生”。黄巾起义时,任徐州刺史。董卓叛乱时,“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但是陶谦“背道任情。。。忠直见疏。。。谗慝小人”,于是“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彭城大战陶谦大败于曹操。曹操再次东征他时由于吕布作乱改罚吕布,“是岁,谦病死”。魏书一中有记载“兴平元年。。。陶谦死,刘备代之”。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偷懒只会害了自己:三只小猪来去无踪头长鲜花的人劳思逸淫人杰地灵月中老人齐人有一妻一妾生死契约窃国小贼袁术的春秋大梦谁是三国货币战中的最终赢家夸父追日的故事脱颖而出的成语故事洗一洗妈妈的手喷气的木板车复仇一条腿的四星上将爱读书的小熊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永不懈怠的攀登者管理企业,人才与产品要并举: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一场会议以草为座的故事曹魏第一才子也有可恨处牛和驴的故事韩坤:从民警到创立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现在估值超30亿美元好想你枣业石聚彬:坚守初心,农民卖枣25年身价百亿非美女的生存之道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简短刘备心目中的头号英雄是谁小熊奔奔和小牛路路小故事大道理会走路的树仙女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