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乱叠起的三国时代,一大批叱咤风云的智谋之士乘时而起,在东汉倒塌的废墟上纵横捭阖,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活剧。他们各为其主,施展其机敏的判断力、诡谲的权变和神妙的计谋,参与三国间你死我活的斗智斗勇,把人类的智慧表现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如果没有这些运筹帷幄的谋士们的精彩绝伦的表演,这段光彩夺目的历史就会一下变得黯然失色。魏宰相贾诩就是这众多谋士中的一个姣姣者。在脍炙人口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大多数智谋之士如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都经过了作者的深艺术加工,唯有贾诩这个形象保持其原汁原味,可以说,他是一个不需润色的历史传奇人物。
寒门才子临危不乱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县(今甘肃武威)人,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出生于一个庶族小地主家庭。贾家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家庭,世居武威,历代未出过高官。贾诩自幼聪颖,读书能过目成诵,尤其是他才思敏捷,遇事颇能随机应变。因此,家人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光耀门庭,出人头地。
但是,当时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即各地人才须由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推举,经过考核而任以官职。察举的标准非常笼统,加上缺乏严密的考核制度,这使朝廷的公卿守相等官员有机可乘,他们推荐出来的人大多是私人门生故吏,或是地方贵族子弟。寒门子弟虽有真才实学,也难以登上仕途。由于贾诩出身低微,所以他在20岁以前一直默默无闻。
当时,有位名士能慧眼识英才,他就是汉阳人阎忠。阎忠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当他在凉州武威见到贾诩后,两人一见如故,促膝长谈,颇有相见恨晚之感。阎忠是一位才智超人的有识之士,在桓帝、灵帝年间,他就断定东汉王朝已是“难佐之朝”,就像一块朽木不可雕凿。他与贾诩气味相投,从贾诩的谈吐中,他认定贾诩是汉高祖刘邦的智囊张良、陈平一类的人物,足智多谋,才识远在一些徒有虚名的士子之上,日后定能成大器。于是,阎忠四处奔走,播扬贾诩的才华。
由于阎忠的夸赞,贾诩的名声逐渐传扬开来。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贾诩终于获本郡推荐为“孝廉”,被朝廷用为郎官。自此,23岁的贾诩踏上仕途,他从遥远的西北边地来到东汉都城洛阳任职,满怀喜悦地领略这一都会的繁华。可是,贾诩很快就失望了。此时的东汉王朝宦官专权,朝政败乱,皇帝公开卖官鬻爵,有学之士备受打击迫害。贾诩看到这些情状,感到前途渺茫,不久即称病辞职,黯然还乡。
没想到,一场飞来的横祸正等着他。就在他途经禥县(今陕西陇县南)时,当地的氐族人正在发动叛乱,贾诩与同行的数十人全被其扣押。氐族人把他们当作战俘看待,要将他们一个个活埋。当轮到要活埋贾诩时,贾诩急中生智,对那些叛乱者说:“你们不要将我活埋了,我是护羌校尉段的外孙。如果我家得知我被你们抓住了,必定会出重金来赎我出去的。”氐人听了,顿时相顾失色。原来,时任东汉宰相的段在延熹年间(公元158—167年)曾担任护羌校尉,在西北数次打败羌人,威震西土。贾诩与段虽同为武威姑臧县人,但并不是什么亲戚关系,只是他临危之际突生一计,想借段之威名来震慑氐人,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没想到此计果然凑效,氐人大惊之下,不仅不敢动他一根毫毛,而且还温言抚慰,嘱他不要让其“外祖父”大动干戈,并礼送他出境。就这样,贾诩运用自己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本领,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神机妙算不得其主
返回家乡后,贾诩便闭门不出,潜心读书,躬耕陇亩,蓄以待时。
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原凉州豪强、时任中郎将的董卓受命至陇西攻羌。他乘机派人至老家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招兵买马,壮大势力。当时,以黄巾军为主力的农民起义已在全国各地爆发,东汉政权岌岌可危。贾诩作为功名心很强的封建士大夫,认为匡危济难、建功立业的时机已经到来了,便投身于董卓的军中。但在最初几年间,贾诩人微言轻,才华受到压抑,不得其志。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都城洛阳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四月,汉灵帝死,年仅14岁的汉少帝继位。七月,以大将军参录尚书事的外戚何进联络袁绍、曹操、董卓等人,试图铲除宦官势力。不料事泄,何进被宦官所杀。八月,袁绍率军反扑,一举杀死宦官2000余人,汉少帝为宦官劫持。接着,时任并州牧的董卓率西北军开入京师,迎回少帝。继而,凶暴而野心勃勃的董卓想改立傀儡,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持反对意见的袁绍被迫仓皇逃出洛阳。随后,董卓废少帝,立汉献帝,自任司空,又加封太师,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为了巩固西北后方,董卓以其女婿、中郎将牛辅驻守陕西。这时,贾诩也被任命为平津都尉,在牛辅军中效命。不久,他被升迁为讨虏校尉,成为一名中层军官。
此时,东汉政权已名存实亡,许多州郡牧守都想居中取利,继承汉祚。最先吃葡萄的董卓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袁绍、刘表、孙坚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是英雄是白身?
等各路军阀为了争权夺地,便以讨伐董卓为名纷纷起兵,他们共推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从北、东、西三面包围洛阳。董卓受到威胁,便挟持汉献帝由洛阳迁都长安。不久,暂时联盟的讨伐大军没有进逼长安,而是为各自利益相互攻伐起来。群雄割据争霸的战幕就此拉开。董卓虽拥有关中之地,朝中大臣却大多心中不服,亟思除掉他,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司徒王允联络董卓的部将吕布终于诛杀了董卓。随后,中郎将牛辅也死于军中骚乱。董卓一死,西北军顿时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此时,如果王允安抚有方,关中地区很快就会安定下来。但王允心胸狭隘,缺乏远见,对董卓的部下采取了镇压政策。校尉李催、郭汜、张济等人派使者去长安请求赦免,竟被王允断然拒绝。一时军中人心惶惶,谣言四起,纷传朝廷要杀尽所有凉州籍将士。李催等人乃一介武夫,见此局面束手无策,又不愿坐以待毙。一次,他们召开军中会议,密谋解散军队,由大家各自从小路偷偷逃回凉州。贾诩得知,大呼不可。他说:“既然朝廷已下令要杀尽我们凉州人,如果大家单独逃跑,在路途上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也能把我们捆绑起来,到那时,各位的生命就保不住了。与其如此,倒不如率领部众向西前进,沿途收拢逃散的士兵,然后再攻打长安。如果侥幸成功了,我们就可以奉天子征讨四方,建功立业。即使不成,再逃回家乡也不晚。”
经贾诩指点迷津,各将顿时豁然开朗。按照贾诩的计谋,李催等人立刻集结部队向西开拔,一路收罗亡散士兵。行至长安城下时,人数已达10余万人。李催等率军与吕布在长安城下大战8日,最后赶跑了吕布,攻破了长安,王允被杀,汉献帝落入了李催、郭汜等人手中,贾诩因献奇谋被任命为左冯翊将军。但贾诩并不高兴,因为李催等人在长安纵兵抢劫,大肆杀戮,都城吏民死者狼藉。这场变故与贾诩当初的设想大相径庭,使他心内愧疚不安。他发觉,追随李催是自己的一次严重失误。因此,当李催等人因其有首谋之功要为他封侯时,贾诩断然回拒。他说:“当初,我出此计谋是为了活命而已,何功之有!”李催等人又让贾诩担任尚书仆射。贾诩再次婉拒,他说:“尚书仆射乃是朝廷百官的师长,应让天下人所敬仰者来担任。我贾诩素无名望,难以服人,怎能担任此职呢?如果我贪图荣耀和私利,是对不起国家的。”李催等人无奈,只好拜他为尚书,掌管选官事宜。贾诩便借机大量选拔贤能之人担任朝廷官员,保护李催等人看不惯的大臣,并对李催等人的胡作非为多加指责,使这些人既感到离不开他,又害怕他。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贾诩因母亲去世,便离职回家守孝,朝廷授给他光禄大夫的荣衔。次年,贾诩母孝未完,京中李催与郭汜为争夺权力相互火并,长安一带陷于战火之中。李催令贾诩为宣义将军,助其争权。贾诩无奈,只得出山。他向李催、郭汜晓以利害,希望其停止争斗,使长安免于浩劫,但没有成功。李催为打败郭汜,征召羌人数千,以宫中财物相笼络,并许诺赏赐宫女。羌人军纪败坏,数次到宫门前索要宫女,汉献帝非常害怕。贾诩便暗请羌人首领吃喝一顿,并许诺给他们封爵重赏,让他们离开长安。结果,羌人一哄而去,李催却还蒙在鼓里。
这时,朝臣张济之侄张绣对贾诩说:“这里不是久留之地,先生怎么不快走啊?”贾诩忧虑地说:“现国家有难,我怎能离开呢?”他认为李催等人得志,是因为自己当初所献计谋造成的,现局势发展到这一步,他有责任尽量减少这些人的危害,徐图挽回。
李催又来向贾诩问计,想把汉献帝及大臣们劫持到军中。贾诩连忙劝阻说:“不可。胁迫天子是大不义的行为。”但李催不听,劫持皇帝为质,烧毁宫殿城门,大肆抢掠。郭汜则劫持公卿大臣。双方继续交战。不久,李催军中发生哗变,一些将士保护汉献帝逃了出去,终于摆脱了李催的控制。
历经李催、郭汜之乱,长安由繁华的都市变成了一片废墟。面对此景,贾诩痛心疾首。因为,他当初迫于无奈之际定计起兵攻长安在先,而后发生的种种变乱他又无力去制止,他感到自己难逃助纣为虐的骂名。他痛恨李催、郭汜等罪恶之徒,所以在献帝出走后,他将自己的官印和绶带弃掉,偷偷携家属出了长安,去华阴(今陕西东部、渭河下游)投奔屯兵于此的段煨。
宁辑将军段煨与贾诩是同乡,知道贾诩能谋善断,对他非常热情,把他留在军中出谋划策,为自己争夺地盘服务。由于贾诩智略过人,段煨军中将士都非常尊敬他。段煨为人心胸狭隘,见贾诩的威望越来越高,便害怕起来,表面上对贾诩礼数周全,内心里却处处提防他。
看到段煨如此忌才,贾诩认定他也不是成就大业的人,决心另投明主。原董卓的部将、骠骑将军张济驻军在南阳,张济死后,其侄张绣统其军,驻兵宛城(今河南南阳)。贾诩在长安时就与张绣相得,因此便想投奔他。有人劝贾诩说:“段煨待君甚厚,君为何非离开他不可呢?况你的家小都在这儿,今后怎么办?”贾诩胸有成竹地说:“段煨多疑,对我心有疑忌,礼节虽厚,但这是靠不住的,日子久了就会为他所害。我如果离开了,他心里一定很高兴,并希望我在外面为他联结更大的势力,以结为外援,因此,他一定会厚待我的妻子儿女。而张绣身边没有能运筹帷幄的谋主,极愿得到我。如此一来,我的家室和我本人就都可以保全了。”
在一个深夜,贾诩乘夜色潜出段煨大营,被张绣所派的人接走。到南阳后,张绣待以晚辈对长辈之礼,甚为恭敬。贾诩出走后,段煨果然很高兴,并继续善待其家属。一切与贾诩所料分毫不差。
在张绣处,贾诩得以大展才略,而张绣也对他放心任用,言听计从。只是张绣实力弱小,在群雄割据的夹缝中很是被动。贾诩劝张绣连结荆州牧刘表,结为外援。张绣同意了,即委派贾诩亲赴荆州说服刘表。在荆州,刘表待之以客礼,对贾诩的主张也很赞同。一番交谈之后,贾诩认为刘表是一个庸才,和平时期可以位列三公,而值此战乱之际,刘表缺少权变,遇大事疑而不决,不是一个有作为的人。不过,与这种人连和,倒是一个很安全的对策,不怕被他吃掉。
就在贾诩刚到南阳不久,张绣就面临着一次生死考验。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雄霸之气十足的曹操即率15万大军向张绣逼来,大有踏平南阳之势。曹操,沛国谯(安徽亳县)人。父曹嵩官至东汉太尉。曹操在汉桓帝时即入仕为官,为人机警有权谋。黄巾起义爆发时,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镇压起义,因功迁升为济南相,后为东郡太守。董卓专权后,他招兵买马参加了征讨董卓的行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被地方官拥为兖州牧,镇压青州黄巾军,势力日壮。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自李催军中逃出后,辗转到达洛阳。曹操便乘机迎献帝至许昌(今河南许昌东),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随后便四处征讨诸侯,势力弱小的张绣成为其首先攻伐的对象。
贾诩见张绣兵不过万,的确不是曹操的对手,便劝张绣暂时投降曹操,以避其锋芒,待机东山再起。张绣从之,派贾诩至曹操营寨通好言和。曹操见贾诩应对如流,非常喜欢他,欲用为谋士。贾诩说:“我以前跟随李催,得罪了天下的人;今从张绣,言听计从,我怎么能背弃他呢?”说完便告辞而去。次日,贾诩引张绣至曹操处,表示降服之意。随后,曹操即领兵入宛城屯扎,并将部分军队分屯城外,寨栅相联10余里。
曹操初到宛城,竟强令张济爱妻前往曹营侍寝。对此,张绣咬牙切齿,愤恨不已。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张绣依贾诩之计率兵偷袭曹操营帐。曹操猝不及防,慌忙上马出奔,右臂中箭,坐下马也被射死。正在危险万分之际,曹操的长子曹昂纵马赶来,跳下坐骑,扶曹操上马,曹操才得以逃脱。这一仗,曹操损兵折将无数,其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及得力猛将典韦都死于乱军之中。曹操遭此败绩,损兵折将,无可奈何,只好率军退回许昌。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三月,曹操为报此仇,率军再攻张绣与刘表的联军,沿途势如破竹,直抵南阳城下。张绣退守城内,闭门坚守。曹军围城攻打,以土填其城壕,在城边作梯凳,并架起云梯攻城。曹操还亲自骑马绕南阳城窥望南阳的守备情况,寻找其破绽,而后传令军士在城西门角上堆积薪柴,会集诸将在那里指指点点。
曹操的举动没有逃过贾诩的眼睛,他略一思忖,便知道了曹操的鬼把戏,便对张绣说:“曹操见我城东南角的砖土颜色有新有旧,设置的鹿角多半损坏,想从那里攻城。但为麻痹我们,故意让士兵在西门角堆积柴草,诈为声势,欲哄我撤兵守西北,他好乘黑夜从东南角破城。”张绣问:“怎么办呢?”贾诩献计说:“这很容易对付。明日可令精壮兵士埋伏于东南一带,却让城中百姓扮作军士,虚守西北。夜间任曹兵从东南角爬城,然后一声炮响,伏兵齐出,曹兵必败无疑。”张绣便依计而行。这时,曹操听说张绣把士兵都撤到城西北防守,呐喊守城,东南面却很空虚,便自以为得计。到了夜间,曹兵从城东南面爬过城壕,砍开鹿角,进入城中。不料一声呐喊,伏兵四出,曹兵被杀得大败,退出城外,败走数10里,折兵5万余人,丢失辎重无数。
此战之后,双方相持又两个月之久,曹军士气低落,无所建树,又闻冀州的袁绍要突袭许昌,无计可施,只好撤退。一天早晨,张绣、刘表闻知曹军北撤,便集结大军追赶。贾诩劝阻道:“现在不能追击,如若追击必败无疑。”张绣不听,说:“现在不追,不是坐失良机吗?”张、刘联军万余人向曹兵追去,约行10余里,赶上曹军后队。曹兵早有提防,奋力接战,把张绣、刘表两军打得大败而还。张绣垂头丧气地领着残兵败将回来,见到贾诩,很是羞愧,谁知贾诩急迫地对他说:“赶快再去追击。”张绣大惑不解:“今已败,干嘛又追?”贾诩肯定地说:“现在追去,必定大获全胜。”张绣便半信半疑地收拢残军,再去追赶,曹兵竟不堪一击,沿途丢弃辎重无数。
张绣收兵回城,不解地问贾诩:“我先用精兵去追击撤退的曹兵,您说一定会败;这次我以残兵去追击取胜的曹兵,您又说一定会胜。而其结果都不出先生所料。这是什么原因呢?”贾诩笑着说:“道理其实很简单。将军虽善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兵虽退,但曹操料到你会去追,必定亲率重兵断后,故追之必败。将军既败之后,曹操便轻兵前进,把辎重留给后面的疲弱之兵,也不防备,这时去追,当然会获胜。”张绣听了,不由得对贾诩佩服得五体投地。
顺应时势归曹建功
时来运转,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曹操连打胜仗,先擒杀吕布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再败关中李催之军,势力大振,连江东孙策也奉曹操旗号。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争已是一触即发。
为了战胜曹操,割据冀、并、青、幽四州之地的袁绍特派使者到穰城(今河南邓县)与张绣订盟,以拉拢他出兵对付曹操。此时的张绣自知要独闯天下,凭他的力量是不行的,便思投靠某个大诸侯,撤掉自己独立的旗号。他见兵强马壮、声名远播的袁绍都来拉拢他,觉得面子不小,就想归附袁绍。贾诩也接到了袁绍的亲笔信,表示很看重他,希望他促成此事。但贾诩反对张绣归附袁绍。在招待袁绍使者的宴会上,贾诩怕张绣急忙表态,便公然对袁绍使者说:“请你回去告诉袁绍,他连兄弟(指袁术)尚且不能相容,还能容天下豪杰吗?”张绣听了这话,不免心中忐忑不安,怕袁绍怪罪。
席散,张绣问贾诩道:“既然先生认为不应当归附袁绍,那么该归附谁呢?”贾诩胸有成竹地说:“不如归顺曹操。”张绣听了,不解地说:“袁绍与曹操相比,势力强大得多。更何况我们接连与曹操打仗,已结下怨仇,怎么能归顺他呢?”贾诩分析说:“这正是归顺他的原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有利的地位,这是其一;袁绍强大,我们这点人马去归顺他,他不会怎么看重,而曹操人马少,正需要扩充,他得到我们,必定会很高兴,这是其二;曹操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纵与他有怨仇,他也不会计较,借以向天下人表明他宽容大度、品德高尚,这是其三。有了这三个原因,将军就不必再迟疑了!”张绣听了他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便听从他的意见,率领士卒归附了曹操。
张绣归降曹操后,曹操不计前仇,任命他为扬武将军,还与张绣结为儿女亲家,以表示对他的亲近。同时,曹操更为得到贾诩而高兴万分,他拉着贾诩的手说:“为我创造这个机会取信于天下,这是你的功劳啊!”他早就想得到贾诩,这次总算是如愿以偿。曹操上表奏请献帝任命贾诩为执金吾,封爵都亭侯,很快又迁升其为冀州牧。只是当时冀州尚在袁绍辖下,贾诩便留在曹操幕下担任军事参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著名的官渡之战终于爆发。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以求生 ----罗贯中
在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中,袁绍显然占有优势:兵多将广,粮草充足,而曹操军队较少,粮草供给困难。因此,曹操手下一些人被袁绍的优势所吓倒,如孔融就说:“袁绍地广兵多,有田丰、许攸这样的谋士出谋划策;有审配、逢纪这样的忠臣奔走效劳;有颜良、文丑这样的勇将带兵打仗。我们同他较量,恐怕难以取胜。”听了这些议论,曹操也有点举棋不定,便问计于贾诩。贾诩说:“曹公贤明超过袁绍,勇敢胜过袁绍,任用人才超过袁绍,果断机智超过袁绍。有这四个超过袁绍的长处,您没有不能在半年之内平定袁绍的理由,只要下定决心,抓住机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局势可以大定。”曹操听了他的中肯分析,连连称善,忧虑顿然消失。不久,曹操果然以弱胜强,在官渡之战中消灭了袁绍的主力,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战后,曹操特地为贾诩请功,授贾诩太中大夫的官衔。曹操也有刚愎自用的时候。在统一北方以后,曹操又想乘机统一全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几十万水陆大军南下,首先夺取了刘表盘踞的荆州,然后计划沿江东下,进攻退至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的刘备和割据江东的孙权。贾诩认为北方历经战火,经济备受破坏,人民灾难深重,曹操进行这场战争貌似以强击弱,实则极度虚弱,没有决胜的把握。所以,他劝谏说:“明公,您过去打败了袁绍,如今又收取了汉南,威名远扬,军队日益强大。如果您能利用荆州的富饶资源,厚赐吏士,抚安百姓,使百姓能安居乐业,有了富强作后盾,那么就不必劳师动众,江东可唾手而得。”但曹操此时已心急难捺,没有接受贾诩的金玉良言。不久,正如贾诩所料,曹操在乌林赤壁(今湖北嘉鱼东北)遭到孙、刘联军的火攻,几十万大军死伤甚众,大败而还。经过这件事,曹操更对贾诩刮目相看。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春,为了巩固北方的统一,彻底清除后方的威胁,曹操命司隶校尉钟繇和大将夏侯渊率军进取关中,攻打西北军阀马超和韩遂。七月,曹操带着贾诩亲到前线指挥作战,与马超的军队相持于潼关一带。马超异常勇猛,与曹操的军队几经交锋,曾打得曹操易袍割须逃窜。曹操向贾诩问计,贾诩说:“只要使用离间计,要打败马超、韩遂联军轻而易举。”曹操听了,大悟道:“先生的意思我懂了。”曹操依计而行,先以故旧关系与韩遂在阵前叙旧,使马超顿起疑心,而后按贾诩的计策,写给韩遂一封经过多处故意涂抹的信件,让马超怀疑韩遂与曹操相互勾结。结果,马超和韩遂由误会到火并,力量大为削弱,曹操坐收渔翁之利,很快就打败了马超,占领了关中大部分地区,免除了其南下的后顾之忧。在这一战中,贾诩的老谋深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以前写过驳斥刘备大汉皇叔身份的文章,受到不少指责。昨天又翻g...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台湾网12月5日襄阳消息 日前,襄阳...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PK”是英文“Player Killing”的缩写,起源于...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易中天先生在著作《品三国》中认为,魏延的死是和杨仪的私愤有关...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从初平三年至兴平二年(192-195年)...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黄河与洛水交汇,孕育出了河洛之地,它的地缘中心就是洛阳城,在...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南阳发现曹操墓,让人兴奋过,狐疑过,纠结...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关于关羽的优点和缺点,《三国演义》的研究者们已经说了不少。本...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在蜀汉政权中,李严(字正方,后改名李平)的文韬武略均属麟角,...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成都保卫战:其实,现在成都蛮有一战的资格,不光刘璋手握精兵三...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前敌都督华雄是威震西凉的名将,那绝对是有真本事的,在数以百计...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丁氏,曹操的正室夫人。曹操的夫人很多,但...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曹操】 曹操是三国首屈一指的最强大君主,他的外号是“性别为...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曹操时说:“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全赖于《三国演义...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曹操是三国时期比较大气的军阀,喜欢有才能的人,基本上可以做到...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曹操乃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枭雄,曾高调放话说:“宁教我负天下人,...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张辽、徐晃、张郃、于禁、乐进。前三人是都...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刘表此人,是三国前期的重要人物。在曹孙刘三家三分天下之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