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阿瞒”看三国时期的人名文化

0人浏览日期:2022-03-01 16:31:28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魏武帝曹操曹操小名阿

  真乃檄文如箭......此箭一发,引得多少壮士尸陈沙场,魂归西天。我曹操不受此箭,壮士安能招魂入土

瞒在《三国志》的正文中并没有记载,在其注释中则有一点补充说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曹瞒传》在《隋书·经籍志》中没有著录,可见,在当时属于野史杂记,不入史家的视野。在《旧唐书》中则记载《曹瞒传》的作者是吴人作,也就是江东的无名人氏的作品。因为曹操曾南征江东,所以东吴人写的曹操传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带有丑化的成份。到了唐代,《曹瞒传》在《北堂书钞》卷112《乐部八·倡优二八》中也有记载,由于曹操常和倡优交往,还纳倡家女卞氏为妾,于是就列入倡优一类,这明显是贬损曹操。

透过“阿瞒”看三国时期的人名文化

  从各种材料综合分析,曹操小名阿瞒的说法应是民间演义说书流传时的改动,曹操小字应是“阿满”,表示可爱的意思,后来因为《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于是可爱的“阿满”就变成了贬义的“阿瞒”。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曹操“小字阿瞒”,用“瞒”字,是欺瞒的意思,而曹操性格多疑,好用计谋,故改“满”为“瞒”非常符合曹操的性格。《三国演义》第72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直接称呼曹操是曹阿瞒,这是明显的不敬的称呼。《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贬称还有“老瞒”一说。如第61回“孙权遗书退老瞒”中,孙权写书给曹操说:“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苏东坡《志林》记载乡中小儿“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说明在唐宋时期,曹操已经是不受欢迎的奸雄形象了。

  所以民间说书艺人以及《三国演义》记录的文人们将曹操的小字“阿满”丑化为“阿瞒”,其实是历史正统观念的表现。民间一直认为刘备是汉室正统,而曹操是汉贼,就要对其丑化,于是“阿瞒”就这样产生了。

  曹操和刘禅的小名为什么都有一个“阿”字?

  三国人的名字前面,往往冠以“阿”字。比如曹操小名阿瞒,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曹瞒传》曰:“太祖(曹操)一名吉利,小字阿瞒。”刘禅小名阿斗,是刘备的儿子,刘备称帝后被立为太子。《三国志·刘封传》载:“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其实,汉魏时代,人们于名字之前冠以“阿”字的非常多。仅《汉崤阮碑》阴所刻记的,就有“四十人,皆字其名而系以阿字。如:刘兴,阿兴;潘京,阿京之类”,莫不都是。除此之外,又“有阿奉、阿买等名”。举此以推,可见汉魏时人在名字前面冠以“阿”字当是不少的。另外,还有在姓后冠以阿字的,如《魏志·文帝纪》注引《典论·自序》所载,在汉末桓、灵之间,和善于击剑的虎贲王越同游而学得其法的河南史阿,便

  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是男子姓后缀以“阿”字的。所以,宋人王楙在其《野客丛书》卷18“王胡之字”条说:“阿之一字,顾所施用。有缀以姓者,有缀以字者,有缀以第行者。”

  通常,人们是以阿为发语词,其原因大概是无论东西南北都有“阿”这音(读如压)的缘故。《握兰轩随笔》卷下《阿字》说:“稽古小字,多冠以阿字,如阿瞒等,不可枚举此是何义?盖大约发语之辞,南北东西,同有此音耳。”惠康野叟的《识余》卷4《说古》也说:“阿者,吴人以为助辞,亦起口声如周郁妻名曰赵阿。”所谓“起口声”,就是发语辞,也就是呼人的发声辞。《三国志》中有很多这种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吴书·孙权传》载,孙权在武昌新装大船试泛钓台,逆流而上的时候,呼谷利为阿利。《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这是呼黄承彦为阿承。

  综上所述,汉魏时代的人,不但有在名或字之前冠以“阿”字的,更有在名字之后附以“阿”字的;不但有妇女以“阿”为名字的,更有男子以“阿”为名字的;不但有命名时冠以“阿”字的,还有在呼唤时带上“阿”字的,更有在姓前后缀以“阿”的。真可谓一个“阿”字,尽显三国姓名文化的风采。

相关人物:曹操 孙权 刘备 刘禅 史阿 谷利 王越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大雁和知了日本的天照大神是最高神吗天照大神的由来重蹈覆辙的故事鼠肝虫臂的故事歹刘黄的传说曹操杀名士的原因银子和歌声鹦鹉谋生的故事过年的青馒头哪吒闹海的故事万人之敌老座钟里的合影照八仙过海的成语故事方糖先生的故事茶杯的死期到了庄稼人与猴子农夫山泉钟睒睒:从泥瓦匠到年入百亿,他靠一瓶水创造传奇战马与狗两只虎蛋小狗赴宴老人和三个青年教宝宝做人道理的童话小故事小刺猬摘苹果两个谋熊皮的伙伴罗生门旱冰鞋骨碌碌跑的故事倒履相迎的故事遇上我是你今生的劫难非诚勿扰一本神奇的书:小魔怪要上学让神为难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