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魏国有个叫管辂(lù)的人,非常精通占卜之术。他有一个好朋友叫何晏,是个玄学家,精通《老子》《庄子》与《周易》,喜谈玄理,是魏晋时清谈之士的领袖人物。西晋人陈寿在《三国志。管辂传》里记载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管辂邀请何晏到家中做客,一起谈论《易经》义理,谈得非常通透明晓,简直成了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何晏不由得赞叹说:“谈论阴阳之道,恐怕这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过你。”
当时还有个叫邓飏(yáng)的人也坐在旁边,他在这方面显然还是个未入门的人,他此时还是糊里糊涂的,就向管辂问道:“人人都说您精通《易经》,但您刚才谈论的时候,却丝毫没有涉及《易经》的辞义,这是什么缘故呢?”
话音未落,管辂便应声答道:“真正精通《易经》的人,是不随便谈论《易经》的。”
听了这机敏又深奥的话,何晏含着笑说:“这等答复真是太妙了,要言不烦,越是精要的话越不会烦琐难懂呀。”
这之后,人们便用“要言不烦”一词,泛称说话或写文章时,言语简明扼要、不烦琐。要,重要,精要;烦,烦琐,麻烦。
【拼音】tuī l rng zǎo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孔融四岁时,只取家里分给兄弟吃的梨的最小的,把大的让给哥哥们。南朝
成语故事不遗余力 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国力逐渐强盛,不断派兵去攻击其他国家。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一举歼灭了由赵括率领的四十...
【注音】sān xǐ chng dōu 【成语故事】相传尧舜禹时期,舜在没有成为首领前,一心为公,受到百姓的爱戴。他第一次搬迁
【注音】m mǎ l bīng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秦国、晋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国派大臣烛之武单独与秦国结盟,按约秦国派杞
【拼音】hng sh ling shū 【成语故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日益骄横,对儒生横加指责,认为任何人都不如
拼音xun t li bīn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陈蕃担任豫章太守,他不喜欢留造访的客人过夜,唯独对名士徐稚除外。他的公馆内特
成语故事不觉技痒的故事 用法:作谓语;用于人急于表现自己的特长 故事:战国时期,燕国击筑高手高渐离与荆轲是好朋友。他亲自到易水边为荆...
出处《战国策。秦策》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释义丰,丰满。比喻势力还小,或常识、阅历尚浅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1.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其时期跨越了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分裂纷争、百家...
【注音】sh wēi li luǎ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灵公为了享乐,要建一座九层高的楼台,造了三年还没有造好,弄得民不
成语故事倒履相迎的故事 「倒履相迎」原作「倒屣迎之」。东汉献帝时,左中郎将蔡邕是一位博学多闻的文学家、书法家,很受朝廷器重,在当时很有名气,家里经...
汉朝的时候,有个姓郭名巨的人。表字文举,家里穷苦得很。他有个儿子还很幼小,郭巨的母亲常常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孙儿吃。
拼音b xu dān xīn 成语故事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
负隅顽抗这则成语的负是依靠;隅是山势险要的地方。比喻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下》,则之野
成语故事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
注音jin y sī qiān 典故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管子小匡》 解释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
【拼音】mǎn f y tun 【成语故事】妙玉来大观园探望惜春,贾宝玉自作多情要去送妙玉,两人来到弯弯曲曲的园内小路上,听
成语故事侯门如海的故事 崔郊的住处在汉水之上,他的姑姑有个女仆容貌端庄,并且擅长音乐。因为贫穷,他姑姑就把这女仆卖给了连帅,卖了41万钱,分别的时...
【注音】jio chǐ chuān yn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大将张巡守睢阳,被人尊称为张睢阳。他作战英勇,而且善于领导。在讨
成语故事柳暗花明由于坚持主张抗金,陆游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攻击。公元1166年,四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 报国无路,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