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儒家的反对派,它就是墨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名翟(di),相传原来是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作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人们可能以为他是读书人出身。其实不然,他是工匠出身,有一双勤巧的手,有制造机械的技能,并且懂得军事。
墨子自称“贱人”,但对诗、书非常熟悉。他曾经学过儒学,只因不满它繁琐的“礼”,后来才另立新说,提出“非儒”的主张。
和春秋战国时期其他学派不同,墨家学派的成员多半和墨翟一样,来自下层社会,出身于平民小生产者,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住的是低矮的土房,屋顶上盖的是没有修剪过的茅草。他们吃的是粗饭淡菜,用豆叶子做汤;盛饭用泥土碗,盛汤用瓦器。夏天穿粗麻衣,冬天披鹿皮袄。
墨家的成员就过着这样艰苦的生活。他们互相救助,严守纪律,服从首领。如果在别的诸侯国做了官,要把俸禄的一部分交给墨家团体;谁的行动违反了墨家精神,谁就可能被召回。
墨家的人死了,只用三寸厚的桐木板做个简陋的棺材,丧礼也非常简单。
以上就是墨子提出的“节用”、“节葬”等主张,也就是节制生活用度,反对铺张浪费;办丧事要节省人力和物力。这些都是对贵族奢侈享乐生活的抗议。 墨子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强调“耕勤者生,不耕勤者不生”。这说明他已经意识到劳动生产是人类生活的基础。
墨子死后二百多年,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引述了他父亲司马谈对各学派的主要观点,其中对墨家的评价很高。司马谈特别肯定了墨家“强者节用”的主张,也就是加强农业、节省用度的主张,并且认为这是实现人人饱暖、家家富足的办法。虽然诸子百家各有各的主张,但墨家的这个主张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也是它胜过别人的地方。
“人给(JI)家足”这则成语的“给”、“足”都是富裕丰足的意思,它至今仍用来指人人饱暖,家家富裕。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日强者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成语故事一挥而就的故事 《三字经》是儿童的启蒙读物,内容非常丰富。自南宋到民国,经元、明、清三朝的七百余年之中,这部书一直是儿童上学的启蒙书之一,...
【注音】fng ni guī mǎ 【成语故事】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百姓怨声载道。周武王率领大军把商都包围起来,商纣王
成语故事生吞活剥 唐朝时期,河北枣强县有一个叫张怀庆的武官,喜欢附庸风雅,文学水平却比较低。为了追求虚名,他常常弄虚作假,把别人的好诗句改头换面后...
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程门立雪据《宋史杨时传》记载,杨时小时候聪明伶
注音qīng chng qīng gu 典故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下孝武李夫人
【拼音】qu jīn m y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太守杨震为人正直,清正廉洁,从来不收受别人的贿赂。受他举荐的昌邑县令王
成语故事各自为政战国时候的史书《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郑国的公子归生听了楚国的意见,准备出兵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带兵抵抗,两军在大棘这个地方安营扎寨...
【注音】gān zhī r y 【成语故事】宋朝末年,文天祥率军抗元,不幸被捕,关入元军的土牢,汉奸张弘范劝他投降,他坚决
怒发冲冠这则成语的冠是帽子。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比喻极度愤怒。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
攻苦食俭的成语故事攻苦食俭成语的来源攻苦食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句成语,源自于《论语·子罕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意思是说人们应该攻击并克服自己...
【拼音】mng rn shuō xing 【成语故事】古代佛经里讲到有几个盲人去摸大象,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棍子,一个
【拼音】fēng h jn qǐ 【成语故事】西周时期,周武王死后,周公摄政,镇压了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的叛乱。周武王的儿子
拼音pī f zuǒ r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等待封官,不久吴王夫差灭了越国后,势力强大
【拼音】ho mu shn dun 【出处】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晋陆机《辨亡论》上 【解释】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
成语故事同舟共济 《孙子》记载: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连年交战,两国的百姓...
成语故事先声夺人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的宋国。宋国的司马华费遂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华驱、华多僚和华登。人说多子多福,可惜华费遂这仨儿子,净给他添乱了,因为他的三个儿...
成语故事束装盗金的故事 【成语故事】汉朝时期,郎官隽不疑侍奉汉文帝,他的同事请假回家,误把同宿舍的另一个的金钱带回家了。那个同事认为是隽不疑拿了。...
【注音】jiāng yān ci jn 【成语故事】南朝梁时期,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刻苦读书,文思敏捷,作品深得众人喜爱。官至光禄
【拼音】sh b liǎng l 【典故】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战国策楚策一》
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一次,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朝服。裁缝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