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霸主争夺战——官渡之战

0人浏览日期:2022-01-04 16:04:28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北方霸主争夺战——官渡之战

  官渡战是三国著名的三大战役一,是决定袁曹谁为北方霸主的关键性战役。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兼并公孙瓒之地,继而决定出兵攻打曹操,拉开了长达一年的官渡之战序幕。

  首先表明一下观点,笔者认为官渡之战曹操能够取胜绝非偶然或侥幸,作此文原因也有反驳侥幸论等观点。

  官渡之战全经过

  官渡之战的背景,需从曹操与袁绍的破裂说起,而曹操与袁绍的破裂,则需从“挟天子”说起。

  曹操与袁绍的正式破裂,便始于曹操奉迎天子,曹操“挟天子”便是袁曹正式破裂的标志。曹操奉迎天子后,袁绍对此非常不满,“耻班在太祖下”,不肯接受太尉之职,“转为大将军”才勉强接受,封邺侯也不肯接受。[1]然而袁绍对曹操的不满仅仅在于被曹操抢先一步“挟天子”或“耻班在太祖下”这么简单吗?果真如此则不能以曹操“挟天子”为袁曹两家正式破裂的标志。笔者将曹操“挟天子”视为袁曹破裂的标志理由是:一、袁绍是有霸天子野心的人,袁绍自己曾说过要“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2]。二、曹操“挟天子”让袁绍明白一点,曹操要与他争天下。三、两家从此再也没有以往的互助行动,而是转为互相防备,袁绍出兵攻打公孙瓒,解决后顾之忧;曹操也趁机平定四周的威胁,建安四年四月又派兵进击河内,消灭意欲投靠袁绍的眭固部队。另外还有一点是出于推测,就是假如袁绍在曹操“挟天子”当时没有公孙瓒在后制约,有很大可能性会上出兵攻打曹操,袁绍刚消灭公孙瓒就决定马上进攻曹操隐约中就透露了袁绍急于要消灭曹操的意图。

  官渡之战时,袁曹两家还同时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师出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3],军队连年出征,需要修养,因此田丰、沮授反对马上出兵。然而袁绍艰难,曹操比袁绍更加艰难,因此袁绍灭公孙之后立即出兵,实是利弊参半,袁曹之对决,袁绍获胜的机会还是相对比较大的。

  袁绍消灭公孙瓒之后决定出兵攻打曹操,然而军事上却行动缓慢,以致曹操趁机进行全面的战略部署[4]。建安四年十二月刘备在徐州反,五年春曹操亲征刘备,虏获刘备妻小,降关羽。二月,袁绍开始发动进攻,先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打白马,曹操采用荀攸声东击西之计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又采取荀攸以辎诱敌之计,于延津南斩杀文丑。八月退守官渡,与袁绍相持,期间派曹仁平定汝南叛乱。十月,许攸投靠曹操,得到袁绍具体军事情报的曹操出兵偷袭乌巢,斩杀大将淳于琼,袁绍军队大溃,袁绍、袁谭弃军逃走,被袁绍派往攻打官渡的张郃、高览,投降曹操,曹操追击袁绍败兵,“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5]自此,官渡之战以曹操大获全胜,袁绍一败涂地告终。

  洽谈官渡之战中偶然事件问题

  官渡之战中有许多事属于偶然事件,如许攸叛变袁绍,张郃投降曹操,因此也有人认为没有这些偶然事件发生,官渡之战结果也许会不一样。

  笔者认为有这些想法的人把战争想象得太过简单了,战场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出现新的变化,打破原来的局势,因此孙子说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6]这些偶然事件可以是影响战争胜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我们不能简单视为战争胜败的关键原因,作为一军之将,假如不能抓住这些偶然发生的事件,那么这些偶然发生的事件永远只能是无关大局痛痒的小事情而已,因此决定胜败关键还是要看领军之将是不是“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譬如刘备在徐州反,袁绍假若肯听从田丰的建议,偷袭曹操,那样官渡之战的结果又会是如何呢?当然这些也都只是今人的揣测而已。

  再谈官渡之战中的偶然事件问题,它们的偶然性又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以这场战役中的三件偶然事件为例加以分析:

  一、刘备背叛曹操。早在刘备投奔曹操之初,程昱便对曹操说过:“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7]曹操认为刘备英雄,杀他会失天下人之心,因而没有立即解决刘备。郭嘉对刘备来投时,杀或不杀在《三国志》正史里面不见记载,然而裴松之为《三国志》所做注中引《魏书》的观点是不杀,引《傅子》的观点是“宜早为之”,对这两种相反的观点[8],我们无需做太深入的研究,只要看到它们有一非常重要的共同点,就是郭嘉也认为刘备是英雄。董昭言刘备“勇而志大,关羽、张飞为之羽冀,恐备之心未可得论也!”因此曹操让刘备去阻击袁术时,郭嘉、程昱皆言“放备,变作矣”[9],刘备也果真反了。

  二、许攸叛投曹操。荀彧说许攸“贪而不治”,“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10]荀彧敢出此大胆预言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从两方面进行推测,一是许攸“贪而不治”的性格,另外是袁绍手下大臣争权的情况。

  三、张郃投降曹操。其原因与许攸大致相似,主要是大臣争权的结果,方诗铭教授将袁绍争权的大臣分为两个集团[11],张郃属于河北集团,正是被

  兵家胜败真常事,卷甲重来未可知。 ----罗贯中

属于颍川集团的郭图进谗袁绍,因而投降曹操的。

  由此可见,官渡之战中的一些偶然事件里也含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因此决定胜负的关键还是在于两军将领能否抓住这些偶然因素创造有力于己方的局面。

  官渡之战军事解剖

  曹操的军事能力,在官渡之战可以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包括统军治军、纳谋用计、临阵决机等各方面,都远非袁绍能比的。

  曹操在官渡之战前期,便用了声东击西与弃辎诱敌两个计策,分别斩了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这对袁绍的军队来说,士气上是受到一定影响的。而在相持阶段的奇袭乌巢,使一直官渡之战中处于战役防御状态的曹操转变成为战役进攻,是整个官渡之战的转折点。在奇袭乌巢的策略谋划中,由袁绍方叛变而来的许攸有很大功劳,因此也是许多人认为假如许攸没有叛变袁绍而来,给曹操带来袁绍军的情报,曹操也许会在官渡败给袁绍。

  笔者认为,即使没有许攸来投,曹操也有很大可能性会采取奇袭乌巢的策略,原因如下:

  一、粮草的重要性。《孙子兵法》云“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12],没有粮草物资供应,军队将无法生存下去,因此断敌粮道是战争中常见的一种计策略。在奇袭乌巢之前中,曹操就派人劫过袁绍的粮草辎重一次,史载“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13]袁绍的谋臣沮授也曾劝说袁绍“遣将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断曹公之钞。”[14]但袁绍没有采纳。由此可见,粮草辎重在两军交战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劫粮也是兵家用兵的惯用手段。

  二、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5]如何做到即知己,又知彼呢?《孙子兵法》又云:“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16]即派使人收集敌方情报,从而分析判断敌人行动。曹操“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不可谓不精深,在官渡之战这场关系他事业前途大战中,曹操肯定不会忽略派人收集敌方情报的这种军事基本常识。因此,曹操肯定会一直派人打探袁绍军队的大致动向,由此可探知三点基本情报:(一)屯粮地点——乌巢;(二)守粮大将——淳于琼;(三)守粮兵士人数——一万至两万人。在此之前曹操劫过袁绍军粮一次就证明了曹操一直都有细致的情报工作。

  三、曹操发动奇袭乌巢的决心。首先,曹操军在当时处境已经相当危险了,“军乏食”,“百姓疲乏,多叛应绍”。曹操比于袁绍,经济上支持不了持久战,“利在于急战”,[17]在这样危机关头曹操做孤注一掷的可能性也相对提高,正如贾诩说的:“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18],曹操已经无法“顾万全”,必须“决机”了,这是促使曹操下决心的最重要原因。其次,曹操对于守备粮草的大将淳于琼的认识有多少呢?早在灵帝时期,曹操就与淳于琼同为西园八校尉的典军校尉与右校尉[19],一起从事过,因此曹操对淳于琼的性格特点多少是了解的,这也是促使曹操下决心发动奇袭乌巢的原因之一。再次,曹操先前也组织过一次劫粮行动,并获得成功,对曹军来说,有鼓舞士气与增加信心的作用。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你的背后,有人吗逗猫的故事达尔文的励志故事四个好朋友的故事与大师握手勇敢的麦斯威尔:磁山历险记会摇尾巴的狼喜鹊和蛇中原得鹿不由人——建安十四年江陵战役之战略纵深之一老太太的厚嘴唇秦镜高悬的故事小刺猬的礼物爱情里找找茬写给你的考场情书深圳禧莲酒店灵异事件一生的爱之水鸡叫日出女孩的厄运桥梁专家-茅以升蜜蜂与苍蝇寓言故事陈景润的成长故事森林里的童话故事:眼睛与耳朵小兔和小猴吵架母鸡格子孵怪蛋一颗小种子的愿望那个年薪200万的前辈被裁掉了,月薪5000的你该怎么办?爸爸去哪儿啦看见死人计取玉烟嘴儿升堂入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