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曹操的“外易简而内机明”?

0人浏览日期:2022-01-16 08:22:06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如何理解曹操的“外易简而内机明”?

  各代历史名家对曹操均有比较中肯的评价,有褒有贬,但基调基本一致,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就个人性格而言,窃以为,陈寿的“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和郭嘉的“外易简而内机明”,评价比较靠谱。前者好理解,后者有些文言。

  官渡之战时,袁绍手下有个谋士叫许攸,大概是因为经济上有些问题,在河北混不下去了,就叛逃投奔曹操。听说许攸深夜“来访”,曹操高兴得也来不及穿就跑出来迎接。“跣足迎友”的典故就出在这儿。曹操的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性格特点是什么?随意、率性之余,还有一点点小做作,说他矫情也成,

  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 ----罗贯中

但“外易简”似乎更为主流。

  许攸一到曹营,果然就解了曹操的大难题。他一共给曹操献了两条计,先是建议曹军假扮袁绍大将蒋奇的部队去烧毁乌巢的屯粮,再就是提出决漳河水灌城,使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完胜,功劳是不小的。但许攸这个人不光经济上有问题,还有居功自傲的毛病。在进入冀州时,他没大没小的,一时兴起,跃曹操之前不说,居然还扬鞭大嚷什么“阿瞒,汝不得我,安能人此城来?”曹操只是大笑,可“众将闻言,俱怀不平。”

  曹操

  “老物不足惜,虑困我好儿耳! ----司马懿

此时为何“大笑”?赵炎思量了一下,不禁毛骨悚然,隐约记得他对付击鼓骂曹的祢衡,也大笑过。表面看来依旧是他的“外易简”,显示有度量,无所谓嘛,但内心是怎么想的呢?后来许褚一剑砍死许攸,曹操也只是“深责之”,并未真正追求,说明他心中对许攸是反感的,许攸有大功,这种反感不能表露出来。这就叫“内机明”,心里比谁都明白。

  陈寿说曹操“不念旧恶”,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对于有用的人才,不管杀妻盗嫂、不忠不孝、鸡鸣盗之徒,曹操都会用。

  比如这个许攸,跟袁绍是老朋友,临阵倒戈,卖主卖友,不讲信义,还是个贪官,曹操照样用他。郭嘉呢,曾被为人正派的陈群多次公开批评“行为不检点”,郭嘉却依然故我,丝毫不悔改。可曹操不管,更加看重他。荀彧的问题更严重,是政治问题,准确地说,是立场问题。汉献帝想通过自己的老丈人伏完联络一帮人对付曹操,荀彧知道这事,没有及时报告。曹操听说后很生气,但没有深究,因为荀彧有用。

  “不念旧恶”只是曹操“外易简”的外衣罢了,他是不屑做表面功夫,“内机明”才是曹操的真性格。比如,对于那些没有用的和不能为他所用的人,他就不再“外易简”了,说杀就杀,毫不客气。赤壁之战前,曹操在铜雀台横槊赋诗,刘馥偏要去多嘴,说什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是如何不好,曹操当即就火了:“汝安敢扫吾兴”?举槊刺死了他。那个倒霉蛋杨修也是如此,多大点事呀,就让人家流血。

  对曹操的“外易简而内机明”,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去品。逢乱世,做大事业,得用人啊,想让人家跟着自己去玩命,不宽容点咋行?不拘小节,不问过去,人际关系简单一点(外易简),容易招揽人心。还得想着给有用的人来点实在的好处,境界可以不高,待遇一定要高,再把那些光吃闲饭没有用处的家伙赶走或者找借口杀掉(内机明)。说一千道一万,只有两个字:实用。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三个王子的故事你是我的天堂伞小毛虫的故事村口的那条河医学院的老师乌鸦和毒蛇的故事钱王射潮的故事传说街谈巷议绿色雨衣故事新编之三国张飞日记(2)周瑜之死探究及其断想响遏行云的成语故事跳蚤与玻璃杯的胎教故事带妈妈去种菜的故事马上看花自私的猴子“八大碗”的来历别嫁得太远了鲸鱼的生存智慧想当小丑的鸭子狐狸法官的判决神童莫扎特一发千钧的成语故事映雪囊萤的成语故事异事之天赐仙婚美女坟冤案小枉大直命火传说冬天的故事青龙卧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