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汉灵帝杀忠臣刘陶的真实原因

0人浏览日期:2022-01-19 04:35:58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探析汉灵帝杀忠臣刘陶的真实原因

  公元185年是个多事之秋,这一年,从正月起许多地方瘟疫流行,之后皇宫又发生火灾,五月的时候,许多地方天将大雹子,七月份的时候三辅地区爆发蝗灾。

  不但是天灾连连,人祸也不停息。张角虽然覆灭,可是全国范围内的起义风起云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资治通鉴》记载“……不可胜数,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人。”与此同时,凉州地区的边章、韩遂等人的叛乱也如火如荼,一度进攻到三辅地区,报急文书雪片一般飞到朝廷。朝廷公卿甚至有人主张放弃苦寒的凉州,以节省巨额军费。虽然凉州边乱在皇甫嵩、朱隽、张温、董卓等文臣武将的合力围剿下,最终被击退,但是大汉王朝已经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在这个时候,谏议大夫刘陶向朝廷上书,阐明自己对天下局势的分析。

  刘陶认为,“天下前遇张角之乱,后遭边章之寇”,早已混乱不堪。而在这种危难情况下更为可怕的事情是“民有百走退死之心,而无一前斗生之计”。当政府、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候,百姓不是和政府、国家共存亡,而是一门心思想着怎么逃走。当时张温正在前线和边章等叛军作战,万一失败,边章等人就可以挥军突进,而几百年的朝廷将面临一朝覆灭的危险境地。那么,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糟糕的局面呢,又如何改变这样糟糕的局面呢?只有一个原因,也只有一个办法。十常侍等宦官势力横行,就是罪恶之源。不杀宦官,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得官心。

  可是,刘陶的上书,不但没有换来汉灵帝的醒悟,反而受到宦官势力的猛烈反扑。

  十常侍等人联合起来,共同向汉灵帝进谗言,并且告诉汉灵帝,之前张角确实叛乱,霍乱一方。可是,朝廷已经颁布恩旨,一些暴民也知道了朝廷的天威,早就改悔,天下已经平定。而刘陶却在这里公开抨击朝廷善政,无疑是在讥讽汉灵帝。并且,中常侍列举了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州郡不上,陶缘何知?”各地州郡的奏章上都没有上报有关黄巾盗贼起兵的事情,那刘陶又怎么会知道呢?一定是刻意诬陷,造谣生事!、

  汉灵帝于是下令把刘陶抓起来,放到黄门北寺大牢。很明显,汉灵帝非常讨厌刘陶,一心想要整死刘陶,于是没有按照正常的制度,把刘陶放到大理寺,由朝廷公卿审理,而是放到了宦官掌控的黄门北寺监狱。

  那么,汉灵帝为什么想要处死一心为国的刘陶呢?因为刘陶说了许多犯忌讳的话,冒犯了天威,一旦得罪了皇帝,那还不是死路一条。

  刘陶到底说了什么呢?

  首先,刘陶全盘否定了汉灵帝统治下的80局面。汉灵帝为什么喜欢中常侍等宦官?因为宦官知道投其所好。汉灵帝朝确实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张角在公元184年,同时在全国三四十个地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方发动起义,震动天下,各地官员初次遭逢暴动,根本无力对抗,自然要申报朝廷,请求支援。于是,一直生活在中常侍和朝廷公卿共同编织的美好谎言中的汉灵帝,也稍微清醒了一点。于是调配军队,积极围剿,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张角等黄巾主力前后叛乱不到一年就被平定。于是,中常侍高呼:“自此以来

  吾乃常山赵子也,谁敢于我决一死战? ----赵云

,各各改悔,四方安静。”汉灵帝自然是愿意相信自己的一番努力终于换得了成效,虽然有些许动荡,但是自己的统治依然是稳固的,民众对自己的评价依然是千古圣君。

  可是,刘陶却公开戳破了中常侍和朝廷公卿共同编织的美好谎言。刘陶公开说朝廷危急,不但是之前战乱四起,就算是在眼前,“今西羌逆类,私署将帅,皆多段颎时吏,晓习战陈,识知山川,变诈万端。”原来,西凉地区的叛军和张角等人完全不同。张角率领的黄巾军,大都是各地流民,乌合之众,于是各路诸侯经常是几万人就击败黄巾十数万人。可是西凉叛军却是原来的太尉段颎的部将,都深通兵,并且了解西凉和三辅地区的形势,甚至对朝廷兵马的部署,进攻的常用方式都了解的一清二楚。于是,征讨起来非常困难。即便是太尉张温率领西凉猛将董卓,还有军中的优秀将领孙坚,依然是互有胜负。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好逸恶劳的故事养虎遗患曹丕《杂诗(二首)》注释爱吹牛的小老鼠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女孩的厄运莉莉的童话世界牛阿呆和牛大壮的故事刘备真的视妻子如衣服吗七彩蛇的房子不要王位的国王胖猪:我不想当“病人”小鹿和泥塘松鼠和风两小儿辩日生命的欺骗老子出世七彩虾故事血色收藏馆熊爸爸病了的故事自取其辱的第二次“北伐”罗伯特.帕丁森 冲锋是我心中的潜台词埃及天空之神努特的传说故事《铜雀台》周润发饰曹操 发哥美髯造型全盘点缪斯显形异路爱你一棵想飞的竹子之考场有梦荧火虫的故事铅笔与橡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