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弃我取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1-27 19:58:04
  

人弃我取的故事

战国初,魏文候任用李悝为相国,厉行改革,加强统治。他实行保护农民利益和发展农业的“平籴[dí]”法。所谓“平籴”,就是国家在丰收年份用平价买进粮食,到荒年时以平价卖出,使粮价保持稳定。这样,就促进了封建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

人弃我取的成语故事

李悝的经济改革,尤其是所实行的“平籴”法,使一个名叫白圭[guī]的商人受到启发。经过反复思考,他想出了一种适应时节变化的经商致富办法,这就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这个办法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别人不要的我要下来,别人要的我就给予。

按照这个办法,在丰收季节,农民收的粮食很多,大家都不要,价钱也就便宜下来,他就大量买下粮食。这时,粮价虽然很低,但蚕丝、漆等因不是收丝或割漆的季节,没有大量上市、价钱自然很高,他赶紧把这些货物卖出去。

到了收丝时节,蚕丝大量上市,价钱贱下来,而粮价却高了起来。这时,他就收进蚕丝,卖出粮食。就在这买进卖出之间,牟利致富。

【注音】rén qì wǒ qǔ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解释】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

【近义词】彼弃我取

【反义词】人取我与

【年代】古代

【例句】想到我们中国人最善于人弃我取,那么大概齿咬是更近于实际罢。——茅盾《某镇》

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有遵照客观规律办事才会获得成功,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导致失败。“取”与“予”都是方法,“是取”与“是予”都是形式,核心内容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赵云为什么得不到刘备的信任科学家霍金的励志人生吃一堑,长一智一曝十寒诸葛亮撒下弥天大谎温暖感人的童话故事大树,妈妈三国中的10个最强悍的无名小卒来自江边的女鬼诸葛不明:蜀国名将魏延之死的悲剧根源校园之我喜欢你的皮谁的青春不曾心动猫和兔的遗憾午夜惊魂之午夜路灯英文格言推荐三个王子的故事失斧疑邻的成语故事姥爷的遗憾梦中受辱手捧双皮奶的不靠谱爱情肤浅无知的小青蛙寻找北欧神族之间的战争故事不知不识的故事一滴水真能见太阳吗贪便宜的代价的故事闲谈三国时代有趣的“毒舌帮”酷酷的小河马力量和才智桃园结义树与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