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道生法师被师父逐出,回到南方,住到虎丘山的寺庙里,终日为石头讲《涅槃经》,讲到精彩处,就问石头通佛性不?群石都为此点头示意。围观者将这一奇迹传扬开去,不到十天拜他为师的人越来越多。
【注音】wán shí diǎn tóu
【出处】《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盘经》,群石皆点头。”
【解释】形容对人耐心教育,道理讲得透彻,使人不得不心服。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含褒义。
【近义词】金石为开
【反义词】 顽固不化 冥顽不灵
顽石点头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也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将道理传播出去。如果让顽石能点头是很难、不可能达到的任务,对人耐心教育,道理讲得透彻,那么令顽童点头就容易很多。
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是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何必一开口就讲利?有仁义就行了。如果君王说怎样有利...
门可罗雀的故事 汲黯是武帝时的一位名臣。他当官时,每天拜访他的客人很多。后来他辞去官职,回家静养。 清晨,他打扫庭院。中午,他打开大门,总见门前许多麻雀在寻觅食...
励精图治的故事 公元前74年,西汉大将军霍光立刘询为汉宣帝。由于当时宣帝年纪小,因此一切朝政大事都由霍光独揽,汉宣帝只是个摆设。 霍光虽然掌握着大权,霍氏一门也...
出处《传襄公十一年》 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释义患,祸患。事先有了充分的准备,就不会产生祸患。 故事: 春秋时,晋悼公当了国君以后,想...
羽毛未丰的成语故事 出处《战国策。秦策—》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释义“丰”,丰满。比喻势力还小,或常识、阅历尚浅。 故事战国时洛阳...
革故鼎新的成语故事 宋代的时候,朝中风气不好,贪污腐败很是严重。 当时的皇帝无能,无法掌控局面。所以当时朝中有位大臣,他的权限很高。就连皇帝也要对他敬重三分。 ...
读音:jǔyīfǎnsān 解释: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夜郎自大的故事 汉朝时候,我国西南一带,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在一起,形成了许多国家,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夜郎国”(现在贵州省境内)。 夜郎国王以为夜郎是世界上最大的...
刚愎自用的故事 公元前597年春(春秋时期),楚国打进郑国,郑襄公裸体牵羊迎接楚庄王,并苦苦求饶,取得了楚王的同情。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晋军南下,兵临黄...
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 也最多。群臣们对...
拔山扛鼎的故事 项羽是楚国下相人,他从小跟随叔父项梁生活。项家世代为楚将,项羽的祖父就是楚国名将项燕。 项羽年少时曾读过书,但没什么进展,后又去学剑,仍然不行。...
夸父追日的故事简介 相传在黄帝王朝时代,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
兢兢业业的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荆州官吏陶侃,他勤于政事,处理政务从不拖延,对下属的赌博及贪小便宜的行为严惩不贷。他主张勤俭节约,经常将造船的木屑留作冬天雪地吸潮用...
走马看花的故事 唐朝中期,有位著名的诗人孟郊。他出身贫苦,从小勤奋好学,很有才华。但是,他的仕途却一直很不顺利,从青年到壮年,好几次参加进士考试都落了第。他虽然...
斩草除根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次卫国与陈国合兵一处,进攻郑国。郑庄公吃了败仗,就向陈桓公提出两国讲和。陈桓公说什么也不答应,他的弟弟陈五父对他说:“与善良的人亲...
有脚书厨的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龚程从小就在南峰山先都官墓庐旁读书,读书十分认真,生活很清苦,经常是手不释卷,他的记忆力相当好,凡是读过的经传子史等,能一字不差背...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
成语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
出处:《吕氏春秋过理》纣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于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承矣。 释义:窍通气的窟跃窟窿,古人把两眼、两个鼻孔、两个耳朵和嘴称为七窍。七窍中没...
含沙射影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江淮间出产一种很特别的甲虫,名叫蜮,又有人称做射工、射影、短狐、水狐。 这种虫常常伤害人,形状很是奇怪,背上长着硬壳,头上有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