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决策前的讨论对事件的重大影响

0人浏览日期:2021-10-13 22:03:20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一

三国时期决策前的讨论对事件的重大影响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胜之后,打算继续北征乌丸以彻底消灭袁绍二子袁谭、袁尚。在战役决策前的讨论中,曹操手下诸将皆曰不可,唯有一位年轻的参谋站起来朗声言道:“公威震天下,胡恃甚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简短的一段话,从战之利,不战之弊,以及众将所顾虑的刘表、刘备乘机袭击的不可能性,条分缕析,言之凿凿,使众人不得不服。这个人就是军祭酒郭嘉(郭奉孝)。

    郭嘉第一次参与决策论证,就以“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战胜袁绍的决心。《三国志》中贾诩、王粲、杨阜、陈登、包括曹操本人都曾对袁绍有过相似的评论,但唯有郭嘉说得最全面,所以在官渡之战前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直到他38岁死前,11年参与军事、政治重大决策的讨论,“见世事无所凝滞”,“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三国志· 郭嘉传》)直到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还不无叹息地说:“郭奉孝若在,不使孤至此。”曹操在给荀彧的信中还有对郭嘉更全面的评价:“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楚。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翻阅这些历史记录,在对郭嘉的才干油然而生敬意的同时,我也想到了在三国那个战乱频仍、英雄辈出的年代,应当有一种使人尽其才的社会机制。这其中,重大决策前的讨论就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具体环节,而且这是自秦以降两千多年整个封建时期少有的历史现象。   

    二  

    讨论的讨字,是探索、研究的意思。《隋书·王劭传》说:“尝论公事,有所遗忘,讨阅不能得”。论字,是议论、讲述的意思。《史记·张仪列传》说:“臣请论其故”。讨论,就是探讨寻究,议论得失。《论语·宪问》说:“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说的是当时郑国送往邻国的辞令,是由裨谌这个人起草,然后由世叔(姓游名吉)、子羽(姓公孙名挥)、子产(姓公孙名侨)这三位大夫来考究议论,修饰润色。

    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讨论,征求意见,在三国之前也有一些记载。比如《管子》说:“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兵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民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建鼓于朝,而备诉讼也;汤有总街之亭,以观民非也;武王有灵台之囿,而贤者讲也:此古圣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也”。但是,诸多的史书文献当中,恐怕只有《三国志》对讨论这类活动记述最为丰富。这部书中用到的有关的词,就有众议、朝议、大议、会议、建议、合计、议言、议者、论者、诸将议等等十几种。而议字的第一字意就是讨论。《书·周官》解释得最为恰当,“议事以制,政乃不迷”。

    自西汉至三国还专门设立了几个为了讨论问题、参与决策的重要官职和朝议制度。比如议郎,是西汉开始设的官职,掌顾问应对,到东汉时地位更高,直接参与朝政。侍中,“常代表皇帝与公卿辩论朝政”,其前身称“纳言”,为“喉舌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谏议大夫,掌议论,无定员。给事中,是将军、列侯的加官,负责“顾问应对,讨论政事”。(《中国历代官职知识手册》)贤良方正,是汉文帝时为了询访政治得失,要求地方推荐能直言极谏的人,经考察以后授予正式官职。《三国志·三少帝纪》提到了辅语散将这个官职,虽无从考证其具体职责,但辅语这个称谓也让人觉得参与决策讨论是很重要的事情。当然,参与决策讨论不只是以上几种言官,而是所有的文臣武将。“明君在上,听政采言;人臣在下,得无隐情”,是当时的一种政风。(《三国志·公孙度传》)有一次司懿与夏侯玄讨论时事的时候,夏侯玄“议以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相益,在能相济”。(《三国志·夏侯玄传》)这段话说明了用讨论这种方式上下沟通,扬长抑短,从而获得正确的看法和决策的重要意义。

    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中,引用了《江表传》记载的一件事,说的是东吴孙权准备迁都武昌至建业,犹疑不决,所以“大会百官议之,诏曰:‘诸将吏勿拘位任,其有计者,为国言之’。”最后孙权采纳了年青的小将张梁的建议,并“即超增梁位”,破格提拔张梁为关内侯。

    朝议,是当时最高决策前讨论的一项制度,也是《三国志》书中出现最多的有关讨论的词。比如汉灵帝时任用刘虞为幽州牧,没有说其他的过程,只是说“朝议以‘东海刘伯安既有德义,昔出为幽州刺史,恩信流著,戎狄附之,若使镇抚,可不劳众而定’,乃以刘虞为幽州牧”。到了曹丕称帝时,还有这样的记载:“黄初五年五月,有司以公卿朝朔望日,因奏疑事,听断大政,论辩得失”。(《三国志·文帝纪》)魏明帝曹叡继位之初,孙权攻打江夏,“朝议欲发兵救之”。(《三国志·明帝纪》)嘉平四年,毋丘俭等伐吴兵败,“朝议欲罢黜诸将”。(《三国志·三少帝纪》)《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由此可见,群臣上朝,就是议事,就要讨论问题并作出决策。

    《三国志》还记载了一些务虚的讨论。《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彧从容与太祖论治道,如此之类甚众,太祖常嘉纳之”。魏明帝曹叡曾下诏“大议政治之不便民者”。(《三国志·辛毗传》)甘露元年春二月,当政的曹髦在太极东堂与侍中荀觊、尚书崔赞、袁亮、钟毓、给事中虞松等讲述典礼,“遂言帝王优劣之差”。(《三国志·三少帝纪》)此后还有一些到太学与诸儒讨论学术的相当详尽的记载。司马懿杀了曹爽,蜀国的费袆曾自己“设甲乙论评其是非”,说甲以为如何,乙以为如何,“以次推之,爽无大恶明矣”。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辩论推理式的自我讨论。(《三国志·费袆传》)  

    三   

    《三国志》中记载较多的还是一些有关大的军事政治事件的讨论活动。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曹、袁双方都有大量的争论讨论。本来讨伐董卓的时候,是曹操先推举袁绍当盟主的,但由于政见及军事谋略上的不同,致使讨董盟军瓦解。特别是“绍又尝得一玉印,于太祖坐中举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恶焉”,于是欲“诛灭之”。(《三国志·武帝纪》)但是,官渡之战却是在袁绍吞并了公孙瓒之后,“兼四州之地,众十余万”,在军力上已有优势的情况下先发起的。当时,曹操立足未稳,实力相差很多,所以曹操的部下“诸将以为不可敌”。在反复讨论当中,只有荀彧、荀攸、郭嘉、贾诩少数几个人分析了军事力量之外的胜负因素,从而统一了迎敌袁绍的看法。在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的时刻,忽然又有消息说孙策在“尽有江东”以后,要乘机袭击曹操的老家许昌。“众闻皆惧”,而郭嘉则认为孙策新并江东,而且这个人轻而无备,必死于匹夫之手,不要管他。后来孙策果然死于非命。曹操粮尽之后,也打算退兵,是经过与留守许昌的荀彧书信讨论后,又一次坚定了信心,设奇计,破乌巢,一举扭转了战局。袁绍死后,袁绍二子求和,曹操想回师南下先平荆州。是辛毗和郭嘉、荀攸的意见,使曹操认识到,袁谭、袁尚作为兄弟,虽阋于墙,不打会“自相弊”,但是乘胜而进,“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怎么能放弃这样的大好战机呢?终于使曹操重下决心,大军直逼辽东,彻底清除了在北方的劲敌袁氏。当时,就连曹操的战将李典在黎阳看到了战机,但未有将令,也“与诸将议”,说“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讨论中得到了程昱等人的赞同,获得了胜利(《三国志·李典传》)。除此之外,袁绍一方的有关讨论也有一些记载。比如战前,在其谋士沮授、田丰和审配、郭图之间就有一番激烈的争辩,而袁绍恰恰采纳了错误的建议而至败亡。所以《三国志·袁绍传》在最后的总评中,说袁绍这个人“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

    赤壁之战前,在东吴至少有三次大的讨论。一次在《三国志·鲁肃传》记载:“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独肃不言”。直到讨论最后,鲁肃才劝孙权“莫用众人之议也”。第二次讨论是在《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大计不如迎之’”。而周瑜不然,并在政治、军事诸方面论证双方胜负因素,坚定了孙权破操的决心。这两次虽然话题一样,但前一次有据可查的是,周瑜当时在鄱阳不能在场。如果还有另外一次,就是《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详细的情节虽无记载,但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却记录了诸葛亮与孙权的对话内容。这次对话的记载共分三大段。先是诸葛亮说孙权,大敌当前,不应内怀犹豫,或战或降,应当机立断。接下来孙权问刘备为何不降。诸葛亮说,刘备是个英雄,“安能复为之下”。这一激使孙权勃然而曰战。然后,诸葛亮又具体分析了双方的实力,使“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以孙权的性格和习惯,每次接待他国来使尤其是接待蜀使时(因为三国时期吴蜀联盟时间较长,所以蜀使为多),差不多都要有一次唇枪舌战。所以,这次讨论也应当存在。

    其他一些着墨不多的讨论在《三国志》中也有很多。比如董卓作乱后,曾就废帝和迁都三次会群臣,既“有无敢应者”,也有拍案而起,坚决反对的。《三国志·赵云传》说:“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嘉平六年九月,景王司马师也召开了一次“公卿中朝大臣会议”,讨论皇帝废立。建安元年,曹操召集文武讨论移都许昌,是荀彧在多数人不同意的情况下,说清了移都的道理而被曹操采纳。曹操组织的最后一次有记载的讨论,是建安末年,孙权建议联曹伐刘,曹操专门下诏讨论“当兴师与吴并取蜀不?”关羽死后,曹操又下诏要群臣讨论“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吴不?”黄初六年,曹丕欲征东吴,就此组织了一次“群臣大议”。在魏明帝曹叡关于征伐公孙渊的讨论中,是司马懿从战术上分析了公孙渊会有三种可能,这是军事讨论较详细的记载。此外,在《三国志·张辽传》中,有“数月粮尽,议引军还”的讨论记载。在《三国志·夏侯渊传》中,有不待曹操将令,经诸将讨论,出击马超的记载。也有孙权与吕蒙欲偷袭荆州,为了保密,而仅“议之近臣”的记载。还有诸葛亮伐魏前关于选任先锋的讨论,由于诸葛亮“违众而拔谡”(马谡),以致街亭失败的记载。

    当时还有一个旷日持久、历时三朝的专题讨论。据《三国志·钟繇传》、《三国志·陈群传》记载,曹操曾下令讨论用宫刑代替死刑。“议者以为非悦民之道,遂寝。”及文帝曹丕时,又下诏令群臣“当善共议。议未定,会有军事,复寝。”至太和年间,钟繇就此事上疏作了一次详细论证。明帝曹叡又下诏,“公卿群僚善共评议。”此事参与讨论的有百余人,意见不一,最后“因吴蜀未平,且寝”。这是一件三次讨论未达成一致而不了了之的特殊事例。

    几乎尽人皆知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说的是当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量,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可见,这么一件事,还是要大家讨论出主意、想办法的。在记述这个故事的《三国志·王公传》中还说了另外几个曹冲参与讨论,聪明应对的故事。由此可见,当时的讨论何其多也。

    《三国志》还有一些有关讨论的生动的描述。比如华歆这个人,名气很大,孙策时为上宾,“每策大会,坐上莫敢先发言。华时起坐更衣,则议论喧哗。”顾雍这个人,“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所以孙权曾说,“顾公在坐,使人不乐。”张昭更不得了,议事时曾对孙权“变色而前曰”,有时有不同意见,还“孰视权曰”。

    四   

    当时还流行一种不是讨论又与讨论相类似,而且可以部分起到讨论作用的方式,即所谓“排调”。它是先秦时期受俳戏影响而产生的滑稽对话,至三国时期成为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一种调侃取乐的习尚。《三国志》注中记述了一些此类场面,而且也对乐于此道的曹操、孙权作了描述。比如说曹操,“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投杯案中,肴膳皆沾洿巾帻,其轻易如此”。还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所以,在北魏有“一盒酥”的故事,在东吴有“捋虎须”的故事。就是杨修在曹操不在场时与众人分吃了案上的一盒酥。朱桓在到南方任职前的告别宴会上,提出要捋孙权须,孙权“冯几前席”让他捋,然后大笑。说到排调的积极作用,一是通过调侃说笑,达到官员士大夫之间相互沟通、排解郁闷的作用;二是通过排调,以委婉、幽默的方式对别人进行劝谏,或议论一些问题,这更使人易于接受;三是魏蜀吴三国在“外交”场合用排调相互攻击以宣扬国威,借以达到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理解和文化交流。比如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所以当众谋士面说起郭嘉,是对众谋士的羞辱和批评。孙权曾对郎中郑泉说:“卿好于众中面谏,或失礼敬,宁畏鳞乎?”郑泉回答,“不畏龙鳞”。“后侍宴,权乃怖之,使提出付有司促治罪。泉临出屡顾,权呼还,笑曰:‘卿言不畏龙鳞,何以临出而顾乎?’”这是一次

  君疑臣则臣必死 ----姜维

既考验郑泉又启发教育众文武的有趣的故事。蜀国伊籍出使东吴,在拜见孙权的时候,孙权开玩笑说:“劳事无道君乎?”说伊籍是为无道昏君效劳。而伊籍则反唇相讥,当即答道:“一拜一起,未足为劳”。一句话偷换宾语,把孙权说成了无道昏君,使孙权大加敬服。还有一次是蜀使张奉在孙权面前嘲笑阚泽,阚泽不能应对。这时薛综起来劝酒说:“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入其腹。”张奉让他再说吴国,薛综说:“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于是众坐喜笑。”包括费袆出访东吴,“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也在这种场合为蜀国赢得了尊重,以至于孙权对费袆“甚器之”,“恐不能数来也”。可见,确实是在唇枪舌剑和嬉笑怒骂中办理了一些军国大事。直到魏正始八年,曹芳为帝时,尚书何晏还建议:“御幸式乾殿及游豫后园,皆大臣侍从,因从容戏宴,兼省文书,询谋政事,讲论经义,为万世法。”(《三国志·三少帝传》)可见,这种活动不仅很流行,得到一些大臣们拥护,还想使其成为一种制度而永久流传下去。   

    五   

    三国时期所以形成了这样一种讨论之风,是有其客观环境的,当然也是与主臣上下共同努力,相得益彰有直接关系的。

  

  卿不负孤,孤亦必不负卿也。 ----罗贯中

  其一,严酷的社会政治形势,要求有识之士尽其所能,发挥其才智,也迫使帝王和诸侯行开明政治,以集思广益,权衡利弊,慎重决策。正所谓“明君在上,听政采言;人臣在下,得无隐情。”东汉末年,宦官为患,到董卓作乱以后,群雄并起。汉献帝被掌握实权的诸侯把玩于股掌之中,仅有虚名而已。群雄逐鹿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一败涂地,真是大浪淘尽英雄。《三国志·武帝纪》注中有这样的故事,说袁绍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想让曹操找个借口杀了他们。曹操说:“当今天下土崩瓦解,雄豪并起,辅相君长,人怀怏怏,各有自为之心,此上下相疑之秋也,虽以无嫌待之,犹惧未信;如有所除,则谁不自危?且夫起布衣,在尘垢之间,为庸人之所陵陷,可胜怨乎!高祖赦雍齿之仇而群情以安,如何忘之?”这段话是曹操对当时形势所作的正确判断,并为他以后的比较精明的用人及决策奠定了基础。《三国志·吕蒙传》还记述了一次孙权与陆逊关于人才的讨论,说到吕蒙时,孙权说:“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谨,但言议英发不及耳”。这也可以看出,当时虽为战乱,但对臣下参与讨论、出谋划策能力的重视。

    其二,君王必须有博大的胸襟,真正做到求贤若渴,从善如流。建安年间,曹操曾先后三下求贤令。建安十年十月,曹操下令:“夫治世御众,建立辅弼,戒在面从。《诗》称:‘听用我谋,庶无大悔’,斯实君臣恳恳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惧失中,频年以来,不闻嘉谋,岂吾开延不勤之咎邪?”建安十五年春,又下令求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建安二十二年正月,又下令“各举所知,勿有所遗。”后来曹丕曾评论说,这些“欲使曩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东吴黄武五年,陆逊上书提出:“忠谠之言,不能极陈,求容小臣,数以利闻”的问题,孙权答复说:“今承来意,当重咨谋,务从其可。且近臣有尽规之谏,亲戚有补察之箴,所以匡君正主明忠信也。”这是两人关于用人求谏的一次书面讨论。(《三国志·吴主传》)诸葛亮也在《出师表》中明确郭攸之、费袆、董允等“进尽忠言,则其任也”,还特别嘱咐后主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其三,要有一批直言直士,而且这些人确实博学多才,忠恳内发,能料事如神,献良谋佳策。魏曹芳时,太傅王肃曾上书说:“当臣身而不固争,四方议者将谓臣何!”司马懿也说过同样的话。在北魏,有记载的直言直士有,荀彧“进善,不进不休”,国渊“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袁侃“论议清当,柔而不犯”,邢颙“玄静淡泊,言少理多”,鬷弘“口论速捷,辩而不俗”,刘晔“有胆智,言之皆有形”,廉昭“以才能拔擢,颇好言事”,杜恕“论议亢直”,卫觊“时献忠言”,仲长统“性倜傥,敢直言”,高堂隆“正辞动于昏主”,爰俞“清真贵素,辩于论议”。在东吴,则有鲁肃“善谈论”,程普“善于应对”,诸葛瑾“非议不言”,李肃“善论议”,张尚“以言语辩捷见知”,严畯“发言慷慨”,薛莹“答问处当,皆有条理”,阚泽“每朝廷大议,经典所及,辄咨访之”,张温“文辞占对,观者倾竦”,朱据“能论难”,骆统“辞切理至”,徐原“性忠壮,好直言”,潘濬“对问有机理”,诸葛恪“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在西蜀,有董扶“言人莫能当,所至而谈止也”,董和“每言则尽”,刘巴“非公事不言”,刘琰“有风流,善谈论”,费诗“率意而言”,孟光“直言无所回避”。

    其四,上下君臣之间必须有一种信任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的建立主要的责任在君王。正所谓“君明者臣忠,主圣者臣直”。当时最出色的是曹操,官渡之战大胜之后,“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曹操还对手下解释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从来通敌都是大罪,此举足见曹操招降纳叛、广罗人才的胸怀,这不仅稳定了内部,而且“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三国志·武帝纪》)作为掌权者,还应和以处众,宽以待下,在上下信任和谐的基础上,形成整个队伍的精诚团结。正如陈群给曹丕的上书中说的,“若不和睦则有仇党,有仇党则毁誉无端,毁誉无端则真伪失实,不可不深防备,有以绝其根源。”(《三国志·陈群传》)同时,对能言敢言之士,还要鼓励奖赏。建安十年,曹操曾下令,“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幸赖贤人不爱其谋,群士不遗其力”。北征乌丸胜利之后,曹操还“科问前谏者”,说虽然劝阻北征,但也是万安之计,所以“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三国志·武帝纪》)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

靳秀才和蔡知县狱中情人,走进春天续写生命的恋歌小鸭子得救了乞巧节的来历林肯的台阶我爱妈妈-小熊和朋友玩耍欧阳修整肃文风仙鹤报恩自卑女大学生 最无法容忍是她的闺蜜大树的作用有哪些:小熊画大树聊斋故事之海外奇遇磨砻淬砺的成语故事风雨卖油郎跳板上自信的力量季孙之忧刘璋和刘备谁才是爱民如子的好主公哭娘莼羹鲈脍的成语故事校园恐怖之诡楼惊魂割肉自啖盲目做事只是一笔糊涂帐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那个水晶珠可以反证曹操墓是真的?聊斋故事之井国旧冰箱里的三居室中原得鹿不由人——建安十四年江陵战役之战略纵深之一天空飘来淡淡的云分路扬镳真实故事之鬼上身晚安小故事数星星的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