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得鹿不由人——建安十四年江陵战役之战略纵深之二

0人浏览日期:2022-02-10 14:11:05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1】《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鲁肃吕蒙传》:益州将袭肃举军来附,瑜表以肃兵益蒙,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于义宜益不宜夺也。权善其言,还肃兵。

中原得鹿不由人——建安十四年江陵战役之战略纵深之二

  【2】《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鲁肃吕蒙传》: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於瑜。

  《三国志》卷五十五《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后随周瑜拒破曹公於乌林。攻曹仁於南郡,未拔,宁建计先径进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时手下有数百兵,并所新得,仅满千人。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围宁。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遣使报瑜,瑜用吕蒙计,帅诸将解围。

  【3】《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鲁肃吕蒙传》: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周瑜传)

  瑜使甘宁前据夷陵,曹仁分众攻宁,宁困急,使使请救。诸将以兵少不足分,蒙谓瑜、普曰:"留凌公绩,蒙与君行,解围释急,势亦不久,蒙保公绩能十日守也。"又说瑜分遣三百人柴断险道,贼走可得其。瑜从之。(吕蒙传)

  【4】《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鲁肃吕蒙传》:军到夷陵,即日交战,所杀过半。敌夜遁去,行遇柴道,骑皆舍马步走。兵追蹙击,获马三百匹,方船载还。於是将士形势自倍,乃渡江立屯,与相攻击。

  【5】《三国志》卷十七《张乐于张徐传》:从征荆州,别屯樊,讨中庐、临沮、宜城贼。又与满宠讨关羽于汉津,与曹仁击周瑜于江陵。《三国志》卷二十六《满田牵郭传》:建安十三年,从太祖征荆州。大军还,留宠行奋威将军,屯当阳。或曰:按《三国志关羽传》:“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刘备与关羽会合于汉津,徐晃又讨关羽于汉津,可见汉津之战发生于刘备败走当阳,关羽率领水军乘船走汉水之时。是役,关羽力战徐晃,将其击退,方得保刘备撤至夏口。难曰:按《三国志·武帝纪》:“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

  《三国志·先主传》:“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於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馀人,与俱到夏口。”

  由此观之,曹操建安十三年七月南征荆州,八月刘表病亡,刘备尚在樊城。九月,曹军主力方至新野,刘备败走当阳,撤往夏口。徐晃讨中庐、临沮、宜城,当在此之后,是以无法参加追击刘备战役(按古时作战特点,一月之内既要攻击西线县城,又要参加南线追击刘备之战,行军如此之速,断不可能)。又《三国志·徐晃传》:十五年,讨太原反者,围大陵,拔之,斩贼帅商曜。之后未见徐晃现身于南郡,是以知讨关羽于汉津,发生于建安十四年江陵战役期间。又汉津之意,并非具体地点。汉者,汉水也(东汉时期汉水与沔水不可等而同之,两者下游分支不同),津者,渡口也;汉津者,当为汉水之上的渡口而已。汉水绵延千里,渡口甚多,孰可谓刘备败走之汉津同于徐晃讨关羽之汉津?由是观之,徐晃讨关羽于汉津发生于刘备败走夏口之说误。此战的时间,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推测发生于建安十三年十二月或建安十四年初,此时吴军尚未合围江陵城,南郡战局亦非紧迫,是以徐晃能腾出手来,离开江陵讨伐关羽。或以徐晃先据樊城,后至江陵,得以突破关羽防线,是以大胜关羽。难曰:按《三国志·吴主传》: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可知徐晃在赤壁战后已经身在江陵城,汉津之战,乃是由南向北进军,是以不存在突破防线一说。又满宠传对汉津之战闭口不谈,徐晃传备详,又为传主张目,亦不言战事结果,依国渊传,曹操破贼文书,向以一当十,但含糊云“讨关羽于汉津”,则曹军未占便宜可知。或曰:关羽当是从北道被徐晃打到汉津,是以徐晃获利,关羽未能完成任务可知。难曰:果真如此,史料当记载“讨关羽于北道”,而非“汉津”。况绝北道之事,当在周瑜刘备合围江陵之后。亦有人认为关羽是从北道战略撤退到汉津,然则于史无据,于逻辑亦难通。况如若徐晃先溃围而出后于北道击退关羽,又杀入重围,与曹仁一起与周瑜对攻。此等勇力,当可称为“天人”,号为“备详”的《三国志•;徐晃传》必将对此大书特书。然事实上三国志却一语不表,可见徐晃出战并不顺利。至于是否存在徐晃与满宠被关羽击败一事,亦不得知,此处按下不提。而其后又有关羽与曹军交战之记载,是以关羽军未大损可知,继续骚扰曹军亦可知,遂称之为“越讨越精神”。

  四、鹿角十重 渡江作战,出师不利。夷陵之战,曹仁的机动部队损失大半,徐晃又未归来,只得收拢余下兵力,拼死守城。但是经此一败,部队士气难免低落。为了挽回士气,曹仁决定有所行动。周瑜前锋到来时,曹仁登城观察敌情,数千人而已。于是招募勇士,命令部将牛金出城挑战。怎奈吴军众多,牛金等寡不敌众,陷入重围。曹仁见状,不顾长史陈矫劝阻,披挂上马,带领卫士突击吴军,将牛金等悉数救出,慑于曹仁之威,吴军前锋竟然节节后退。无怪乎部署们都惊称其为“天人”【1】曹仁仅因此战被转封为安平亭侯。 周瑜作何反应,于史无载,但刚一渡江就战事不利,其心中必然多有不快。《三国演义》更是对此添油加醋,描述周瑜大怒,欲斩作战不力的蒋钦,此虽见于小说家言,亦可见其对于前锋未能应对曹仁突击,反长魏军之威风一事极为不快。渡江初战,三军夺气,如今轮到周瑜为提升士气而费心了。经过一番准备,周瑜再择良机,大战曹仁。为激励士气,周瑜亲自上阵,指挥战斗。曹仁见状,“擒贼先擒王”,召集弓弩手一阵劲射,周瑜中箭受伤,再次被迫还军,回营坚守。此次周瑜受创不轻,曹仁闻讯,抓紧时机,立刻出兵,企图一举击溃江东军,稳固江陵城防。周都督又是意志不坚之辈?闻曹仁兵动,即刻带伤起身,先巡视军营,后起兵列阵,迎战曹仁。曹仁见周瑜再次出战,顿时泄气,又思兵力对比于己不利,只得撤兵回城【2】,坚守不出。此后,曹仁与周瑜在江陵城下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自古以来,围城就是一件艰苦的事。孙子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O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足见强攻坚城之不易。江陵作为荆州钱粮所在地,又是南郡治所,城防尤为坚固。然则此时城非攻不能下也,周瑜只得奋力向前了。

  占领江南四郡后,刘备留下诸葛亮,赵云率领主力部队安定地方,自己和张飞则带着一支规模有限的部队来到了江陵前线,支援周瑜作战。鉴于江陵城高濠深,粮草丰足,刘备建议由自己和早先已经派出的大将关羽在后方截断曹仁粮道以配合周瑜的行动,张飞则留在江陵城下协助攻城。以周瑜之见识岂能不知刘备之用心?刘军助攻,己方压力减轻,美则美矣,然刘备又岂非为利而来?共打江陵,无非是为在南郡分一杯羹罢了。然则此一时非彼一时,手下缺乏能与曹仁匹敌的良将,之前两仗先被曹仁杀却威风,再则亲临战阵负伤而归,三则险些为曹仁破营,若非自己坚忍,只恐此刻吴军已经回到江南凉快去了。境况不妙,周瑜自然也懒得打肿脸充胖子,于是欣然同意了刘备的建议【3】。

  果然,刘备来江陵,虽为相助,实则自打算盘。方至前线,刘备便派向朗出击,兵锋直指曹军力量薄弱的宜都地区,转眼之间,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就插上了刘备的旗帜【4】。对此,周瑜虽心不能平,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围攻江陵,还需要刘备的部队配合,此时翻脸,一无出师之名,二无尺寸之利,只得刘备边帮忙边“搞副业”之事按下不提。想赤壁之战前,胜负难料之时周瑜方可傲然面对刘备【5】,而此时挟胜利之师,手握优势兵力却反而同意刘备相助,可见周都督此时已隐隐感到战况险恶,难以支撑了。此时,周瑜只得一面加紧攻城,一面指望刘备的部队在北方截断曹仁粮道,最终使其粮尽退兵。

  其实对周瑜而言,此时最大的麻烦还不是江陵城中的曹仁,更不是来“帮忙”的刘备,而是吴军内部的矛盾。一直以来,周瑜都与程普不和【6】。要命的是,程普与周瑜同为都督,还是淮泗将领的代表人物,年纪最长,他周围团结了老资格将领。而周瑜本人又常常坚持己见。凡事他认为正确者,定将执行到底。曹操要孙权遣送质子,大臣们都犹豫不决,只有周瑜果断禁言,要求孙权严词拒绝。赤壁之战曹操势大,江东臣僚多数愿降,甚至连老臣张昭都主张迎和曹操。周瑜力排众议,坚持主战,最终与刘备结盟,大败曹操。如此行事,与程普的不和便成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危险。果然,江陵城下,内讧另周瑜吞下了苦果。当初甘宁被围时,诸将虽“以兵少不足分”,然孰知此非程普和一些老淮泗将领在捣乱?甘宁与周瑜关系密切,程普自然不会为其被歼灭而感到痛心,相反江南大营失手倒是程普无法承受的。夷陵解围一事背后的真相,已不可得知,然东吴军内讧误事,却是事实。正是由于内讧,东吴军在江陵城下进展不顺,几乎导致了战役失败【7】。处于如此境地之下,周瑜做这主帅可谓是万分艰难。无奈之下,周瑜只得于待人接物上多多留意,敬待老将,之后周瑜最后总算得免萧墙之祸,最终总算赢得了程普的尊重【8】,没有使情况进一步恶化。也正是由于江东军内部不稳,周瑜才不敢轻易分兵,并因此将截断曹仁后路及粮道的重任托付给刘备。

  四、鹿角十重 渡江作战,出师不利。夷陵之战,曹仁的机动部队损失大半,徐晃又未归来,只得收拢余下兵力,拼死守城。但是经此一败,部队士气难免低落。为了挽回士气,曹仁决定有所行动。周瑜前锋到来时,曹仁登城观察敌情,数千人而已。于是招募勇士,命令部将牛金出城挑战。怎奈吴军众多,牛金等寡不敌众,陷入重围。曹仁见状,不顾长史陈矫劝阻,披挂上马,带领卫士突击吴军,将牛金等悉数救出,慑于曹仁之威,吴军前锋竟然节节后退。无怪乎部署们都惊称其为“天人”【1】曹仁仅因此战被转封为安平亭侯。 周瑜作何反应,于史无载,但刚一渡江就战事不利,其心中必然多有不快。《三国演义》更是对此添油加醋,描述周瑜大怒,欲斩作战不力的蒋钦,此虽见于小说家言,亦可见其对于前锋未能应对曹仁突击,反长魏军之威风一事极为不快。渡江初战,三军夺气,如今轮到周瑜为提升士气而费心了。经过一番准备,周瑜再择良机,大战曹仁。为激励士气,周瑜亲自上阵,指挥战斗。曹仁见状,“擒贼先擒王”,召集弓弩手一阵劲射,周瑜中箭受伤,再次被迫还军,回营坚守。此次周瑜受创不轻,曹仁闻讯,抓紧时机,立刻出兵,企图一举击溃江东军,稳固江陵城防。周都督又是意志不坚之辈?闻曹仁兵动,即刻带伤起身,先巡视军营,后起兵列阵,迎战曹仁。曹仁见周瑜再次出战,顿时泄气,又思兵力对比于己不利,只得撤兵回城【2】,坚守不出。此后,曹仁与周瑜在江陵城下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自古以来,围城就是一件艰苦的事。孙子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O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足见强攻坚城之不易。江陵作为荆州钱粮所在地,又是南郡治所,城防尤为坚固。然则此时城非攻不能下也,周瑜只得奋力向前了。

  占领江南四郡后,刘备留下诸葛亮,赵云率领主力部队安定地方,自己和张飞则带着一支规模有限的部队来到了江陵前线,支援周瑜作战。鉴于江陵城高濠深,粮草丰足,刘备建议由自己和早先已经派出的大将关羽在后方截断曹仁粮道以配合周瑜的行动,张飞则留在江陵城下协助攻城。以周瑜之见识岂能不知刘备之用心?刘军助攻,己方压力减轻,美则美矣,然刘备又岂非为利而来?共打江陵,无非是为在南郡分一杯羹罢了。然则此一时非彼一时,手下缺乏能与曹仁匹敌的良将,之前两仗先被曹仁杀却威风,再则亲临战阵负伤而归,三则险些为曹仁破营,若非自己坚忍,只恐此刻吴军已经回到江南凉快去了。境况不妙,周瑜自然也懒得打肿脸充胖子,于是欣然同意了刘备的建议【3】。

  果然,刘备来江陵,虽为相助,实则自打算盘。方至前线,刘备便派向朗出击,兵锋直指曹军力量薄弱的宜都地区,转眼之间,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就插上了刘备的旗帜【4】。对此,周瑜虽心不能平,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围攻江陵,还需要刘备的部队配合,此时翻脸,一无出师之名,二无尺寸之利,只得刘备边帮忙边“搞副业”之事按下不提。想赤壁之战前,胜负难料之时周瑜方可傲然面对刘备【5】,而此时挟胜利之师,手握优势兵力却反而同意刘备相助,可见周都督此时已隐隐感到战况险恶,难以支撑了。此时,周瑜只得一面加紧攻城,一面指望刘备的部队在北方截断曹仁粮道,最终使其粮尽退兵。

  其实对周瑜而言,此时最大的麻烦还不是江陵城

  安居在家是父子关系,受命于国家之事,是君臣之分。(没有父子关系)充分体现曹丞相执法严明,不询私情,教子有方,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种美德值得中华民族借鉴和发扬。! ----罗贯中

中的曹仁,更不是来“帮忙”的刘备,而是吴军内部的矛盾。一直以来,周瑜都与程普不和【6】。要命的是,程普与周瑜同为都督,还是淮泗将领的代表人物,年纪最长,他周围团结了老资格将领。而周瑜本人又常常坚持己见。凡事他认为正确者,定将执行到底。曹操要孙权遣送质子,大臣们都犹豫不决,只有周瑜果断禁言,要求孙权严词拒绝。赤壁之战曹操势大,江东臣僚多数愿降,甚至连老臣张昭都主张迎和曹操。周瑜力排众议,坚持主战,最终与刘备结盟,大败曹操。如此行事,与程普的不和便成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危险。果然,江陵城下,内讧另周瑜吞下了苦果。当初甘宁被围时,诸将虽“以兵少不足分”,然孰知此非程普和一些老淮泗将领在捣乱?甘宁与周瑜关系密切,程普自然不会为其被歼灭而感到痛心,相反江南大营失手倒是程普无法承受的。夷陵解围一事背后的真相,已不可得知,然东吴军内讧误事,却是事实。正是由于内讧,东吴军在江陵城下进展不顺,几乎导致了战役失败【7】。处于如此境地之下,周瑜做这主帅可谓是万分艰难。无奈之下,周瑜只得于待人接物上多多留意,敬待老将,之后周瑜最后总算得免萧墙之祸,最终总算赢得了程普的尊重【8】,没有使情况进一步恶化。也正是由于江东军内部不稳,周瑜才不敢轻易分兵,并因此将截断曹仁后路及粮道的重任托付给刘备。

  五、北道疑云

  江陵城北部至襄阳之间的广大区域,是为江陵战役的北线战场【1】。早在刘备出征江南四郡之时,就留下关羽带兵活动于江陵城北,对于驻守荆州其他地区的曹军进行牵制骚扰,并打击曹仁的粮道。关羽军兵力几何,史无其书,并不可得知。然考刘备之行,可知其主力大部当在江南四郡。赤壁战时,刘备手下仅两万军队,如此算来,关羽军队,多不过三千而已。三千人马,活动于荆北之曹军地盘,可谓身处险境。幸而周瑜攻打南郡很急,曹操名将驻扎的又比较分散,关羽尚不需要同时面对如此之多的敌军。即使这样,关羽以少量兵力在客场作战,亦无力与曹军硬碰硬。如以堂堂之阵,邀击曹军主力,其结果必将是以自己的脑袋为曹军发奖金。关羽的行动,当以运动战,游击战为主。套用八路的话说,即是“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对于关羽在自己的地盘上四处逛悠、伺机捣乱,曹军诸将自然是不高兴的。由于关羽的存在,荆州各地的其余曹军皆因此分心,无法全力支援曹仁,甚至还要面对防区被骚扰破坏的境况,通往江陵的补给线也因此不顺畅了。按说诸将各守防区便是,但长此下去总不是办法,于是大伙分头行动,准备剿灭这支行迹嚣张却又实力不足的军队。

  第一个动手的正是身处江陵的徐晃,为保证行动顺利,他还联合满宠一道出兵,可就是这样仍不济事,关羽依然在不亦乐乎的捣乱。眼看着江陵城曹仁吃紧,徐晃只得返回帮助曹仁守城,再无力攻打关羽了。江陵的主力部队难以动手,可一任关羽折腾又不行。更何况关羽在曹军辖区腹地闹事动静越来越大,竟然直接长驱数百里径直骚扰到了襄阳附近。这下留守的乐进坐不住了,即刻出兵准备好好修理一下关羽。此时关羽的任务,只是骚扰牵制曹军,这次深入敌后,面对敌军精锐,自然无力硬拼。于是关羽果断撤退,部队幸未遭大损。扑空了的乐进只得把目标重新锁定为苏非部,然而苏非也不傻,见乐进来势汹汹立马就跑了。不过无论如何,乐进算是把关羽赶出了襄阳地带,荆北算是比较安静了【2】。然则关羽走则走矣,捣乱继续,曹军依然是不得安生。

  经过联络,曹军又发动了一次围剿关羽的战斗。这次双方在寻口相遇,乐进与江夏太守文聘共同对付关羽。是役,文聘奋勇作战,立了大功,升官加爵,好不风光【3】。可是关羽似乎依然未因此受到损伤,被讨之后又重操旧业,开始捣乱。

  几次讨伐,关羽不仅得以保全性命及军队,还将本职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虽说几个月间关羽似乎并未获得一场胜利,反而撤退过,被赶走过,屡受挫折。然则只是任凭曹军如何攻击,都无法阻止关羽捣乱,甚至无法将关羽从自己领地上赶走。北线关羽的牵制,分担了周瑜军队的压力,影响了曹军原有的作战计划,拖延了曹军增援江陵的时间,为孙刘联军主力攻拔江陵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待周瑜与刘备终于扫平了曹操在江陵地区的外围据点,开始围城时,关羽又被委派了新的任务——绝北道【4】。

  此时,江陵战役已经处于围点打援阶段了。由此,关羽开始绝北道之时当在建安十四年,进一步推测,具体时间当为下半年,然苦于史料不足,存疑。

  绝北道之战略意图,当为断曹仁之粮道并阻击曹操的一切援军。绝者,切断也。北道处于何方,尚有争议。由图观之,当是从北面的襄阳,向南到荆门,再向南到当阳,终达江陵。此路当为曹军增援江陵之最佳路线,而关羽则要切断这一要道。阻止曹仁北归是否是关羽的任务,已不可知,然按裴注记载,刘备但云:“仁闻吾入必走。”可见孙刘联军的目标当仅是击溃曹仁而非截杀之。况且以当时刘军实力,杀曹仁难上加难。由此观之,关羽并没有要截杀曹仁这一任务。

相关人物:周瑜 关羽 曹仁 刘备 徐晃 程普 曹操 乐进 吕蒙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放不下解不开的死结人与熊的复仇战对孔融名篇《与曹操论盛孝章书》的全面解读小山羊找到工作了的故事谭嗣同死前的励志诗小猴子的好东西爱的遗憾栗子娃娃干卿底事大花猫家的有过着火了花生客人苹果树和小刺猬小故事大道理雌雄鸳鸯灯草与石头小红船儿摇呀摇的故事菲纽斯和妇人鸟一碗辣椒的距离高考冲刺励志文章好名声比命都重要胆小如鼠的成语故事声东击西的故事成语故事的特点的成语故事托捷里卡医生讲给宝宝听的童话故事小母鸡学本领多余的尾巴茜茜的小灯笼遇见你的纯真岁月反客为主的故事好玩有趣的小故事小兔子卖鲜花